简述:
在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中,中国已经彻底的苏醒,号召这文化自信已经成为社会人士的主旋律,但我们也一直对古代传统文化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来继承发扬她。中国古代的文化浩如烟海,在汗牛充栋的古籍里,我们时常迷失自我,难以理解,这主要是古今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嘛?显然不是,现下我们所倡导的文化,很多都是基于先辈留给我们的那些文化上再思考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针,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来所承载的社会梦想。
关键词:忠孝观 宗法制 孝的社会功用 统一与分裂 正统
一、中国古代的忠孝观--现代中国社会父爱的觉醒
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幸福,在王朝更迭,江山的统一分裂,人民的期盼,都同中国古代社会倡导的忠孝观分不开。
那么忠孝观是如何左右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呢?这就要从三皇五帝直到西周宗法制的建立说起,在古代传统社会里我们都会说起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没错!这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就是忠孝观的具体内容,在中国古代律法中“不孝”为十恶之罪之首,为何呢?就先谈谈所谓孝为何物,在《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就是说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思念你的先祖,修养自己的德行。’”。然而这孝讲的最多的就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列如古之先贤,其中舜以孝闻天下,后才举于尧前,故而成就唐尧之禅让与舜之美德。传孝而天下大服,固有尧去世后举天下之民服丧三年。
至周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谓?乃作周礼,平复天下,固王位更迭不似商朝兄终弟及,而该由嫡长子继承制,免于王位之争,列如禹之传位于益,而启夺之,此并非是公天下异移家天下,而是忠孝之观未惠及于王位之更迭,不能子孝父,忠父之志所为。
自周之嫡长子继承制畅行,王位之继承再无异议,故而父慈大,子孝于父,尊于长,尊与卑相分,而上行于下行并无打利益牵扯,各食封邑,忠于共主,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二、春秋之时,礼崩乐坏,宗法分封,王之共主榜落,各诸侯争霸,文化遂进入一虚假繁荣姿态,何故在此说这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诸子百家之时说是虚假繁荣呢?因为可看当时诸子百家之言论何谓?目的是就为了解决当时为何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然则没有任何一家诸子彻底解决,不然也不会有秦之后的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啦!
不过难得的是儒家创始人,万世之师表——孔夫子,他看到了,看到当时天下为何会礼崩乐坏,诸侯争霸了,是时代消失了忠与孝。列如:齐桓公死后尸体生虫,都无人来敛尸,而他的儿子们都在为王位互相征伐,此时何以有孝乎,再如楚成王想吃熊掌拖延时间等待救援,而楚太子说吃熊掌太麻烦了,你还是别吃了,去死吧!这何谈忠,何谈孝。再至赵魏韩三家分晋,田齐代姜齐,燕相子之称王,此无君乃不忠乎!故而孔子论孝: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荀子》
这意思就是:“鲁哀公问孔子:“儿子服从父命,就是孝吗?臣下服从君命,就是忠吗?”连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孔子出来后,把这件事告诉子贡说:“刚才,君主问我,说‘儿子服从父命,就是孝吗?臣下服从君命,就是忠吗?’三次问我都没有回答,你认为怎么样?”
子贡说:“儿子服从父命,就是孝;臣下服从君命,就是忠;先生还有什么回答的呢?”
孔子说:“你真是见识短浅,你不懂啊!过去,天子之国如果有规劝之臣四人,那么国家的封疆就不会被削弱。诸侯之国如果有规劝之臣三人,那么社稷就不会有危险。小的诸侯家族如果有规劝之臣二人,那么宗庙就不会被毁。父亲如果有规劝之子,那么就不会做出不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读书人有规劝之友,那么就不会做不合适的事。所以,儿子服从父亲,怎么叫孝呢?臣下服从君主,怎么叫忠呢?只有审查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服从才称之为孝,才称之为忠。””
这段话就表明了要忠于社稷与事业,而不是忠于国君本人。这也就是儒家的“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的原则。而后战国时期的名将战神白起,也是忠于社稷而非忠于王,最后落得一个赐剑自刎于都邮。
三、在周的几百运作下,再至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后重法治而忽于忠孝之治,故而二世就扑街。法治只能将一切杜绝在律法的边缘上,而却不能长久的确保它不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会因为刑法的严苛而有所收敛,但是违法的事儿,突破法律红线的心却不能及时纠正,故而当有陈胜吴广起义时,虽有不臣之心者则皆群起响应。
两汉之鸿途也为难过忠孝观念,虽说汉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秦之教训,然也为能彻底解决,武帝时期,董仲舒改旧儒以成新理念,遂有“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后有举孝廉,行察举。然却在民间出现故意标榜,服丧三年,始未婚之士,服丧止时却有两岁孩提。又如大孝之人王莽夺位建立新朝,忠孝只说未能因在朝及在野共行而避免社会之风云再起。
四、虽说两汉倡导忠孝未能实现社会之永久太平,但它却实现了四百年的汉帝国强盛,即使到了东汉末年,忠孝观依旧牵扯着那些不臣之心的人,故而有了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此时多为忠义掌控,这也就是为什么曹丕还要让汉献帝刘协以虚假的礼仪将皇位禅让与自己。在加之诸葛亮一生对蜀汉的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没谈,在其《出师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忠于汉王朝的象征,更是忠走在最高政治服务中心的具化。
魏晋时期,人们则多以孝为政治服务,李密的《陈情表》将孝推及极高,虽有什么竹林七贤,等的,但是在后世留下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就有五篇是这个时期的,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郭巨埋儿养母的故事,彻底将“孝”推向了极端化。当今倡导的文化主旋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五、而中国古代忠孝观真正步入正轨的时候,便是唐朝,在科举考试中就有《孝经》,将忠孝制度化,并且根植于文人士大夫心中,故而在唐朝又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虽然初期的皇位更迭中有秦王李世民血性政变,玄武门杀兄弟,逼父亲退位,违背了忠孝观中的尊父兄友弟恭的要求,然也是太宗李世民深知忠孝观力量,他在朝内朝外都大力宣扬,更有民间若是没有忠孝观的维持秩序的可怕,故而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言论,同一千年前的孟子若有合拍之像。
而唐之二百八十多年的倡导下,时至宋时,更有了程朱理学的影响,忠孝观年则趋于固态化,只忠于一朝,后世更有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在元帝国灭宋后,仍旧有大批文人士大夫乃至百姓,均以宋朝遗民自居,在忠孝观的驱使下,元朝的统治在中原统治不足百年便被秉承忠孝的汉文化的国人驱逐,所建王朝依旧将忠孝观立于统治地位,并且以法之名以固其位,若有不孝之行为,一旦打上标榜,则一生也去不了。更有甚者则处以死刑,且天下大赦也不在赦免违法不忠不孝之人。
时至满清入关后忠孝依旧在汉民族心中流淌,有清三百年来,无一刻不是在反清复明的阴影下过来的,即使是到中华民国成立时,反清复明的组织势力仍在。清朝初期,也依旧有大批文人士子以前朝遗民自居,而且还领导斗争异族统治,这是忠,是孝,是祖祖辈辈汉人的土地。
六、纵观整个古代历史,在忠孝观念里,父亲是高高在上的,是一切的掌控者,貌似是一个器物,或职位,没有多少的温度,至少对于子嗣而言,虽然有“虎毒不食子”之类的言辞流传于世,但是在诸文典籍难以体会到父爱,故而有一句“父爱如山”的传言。
其实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上,父亲一直都未曾彻底履行过父亲这个职位,他一生扮演最多的就是一个孝子,一位忠臣,一位将军,一位教书育人的夫子,同妻子相敬如宾的丈夫,而在儿子面前确实“君王”,没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状态。
这样子冰冷的父子关系,在近代社会才苏醒,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是个体主义的理解,是对君臣父子关系的重新审视,是两千年帝制的一去不复返,促使今天的父亲,承担起了养家教子的责任,更多的生活方式,更多的工作岗位,将父亲追求功名利禄不在当做出人头地的唯一道路而转眼家庭,在几千年的忠孝观里悟出了新的含义,传统美德不仅仅只是尊敬长辈,还有护幼而行,使其在父爱中成长,成为一个心志坚强,勇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故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依旧以时而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未来,谈及忠孝观念时,我们不仅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还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