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
入:古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人是人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温和、善良的人。此形容词用作名词。
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或剩余的精力。
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论语中的这句话,其实就是我们每个孩子都在背诵的弟子规的全篇核心。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背诵弟子规,不光是指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本身也是你父母的孩子,即使你五十岁了,六十七十岁了,你也依然是为人子女,依然是孩子。讲真,弟子规我自己都没有背过,我个人也是最近几个月开始接触学习国学。因为现在我自己都还没有背过,所以我不会要求我的孩子背过,我要努力先自己做到,才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到。就像曾子上节说的,传不习乎?有句古话,我也是最近才稍有体会: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我觉得,教育孩子,讲再多再多的道理,孩子孩子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因为这个道理,可能我自己都不理解,自己都没能做到,说到孩子耳朵里去,他当作耳旁风也就不以为然。言传莫如身教。孩子现在小,最喜欢的也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模仿,而且模仿速度极快。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不必发那么大的火,生那么大的气,把想教给孩子的事,想让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或许就没那么难了。
我们在教弟子,我们本身也是别人的弟子,我们自己先去做,去践行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先做好这些,然后再去影响你自己的弟子,如此而已。
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