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很不励志的故事。
小A在几个月前加入剽悍一只猫的小灶群。刚开始那会,小A积极在群里冒头聊天,不亦乐乎。渐渐的,小A发现群里不乏牛人和各个行业的精英,而自己是一个荒废大学四年并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宝妈。这一年,宝宝开始上幼儿园,小A开始有了自己的时间。
在猫群,小A发现了人生变得更好的途径,除了有很多很多的钱之外,更重要的是成长。而实现快速成长的途径,就是学习。小A开始看书,通过猫友,小A知道了喜马拉雅FM、各种优秀的公众号,每天沉浸在五花八门的知识海洋里,然后又变成了一只迷途的小羔羊。
我们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但是学习从来都不是碎片化的
而是系统的
输入-思考-输出-写作
然后去践行
你所学的才能变成你自己的
小A开始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却也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思考。猫叔说,不去做,然并卵。没有规划的学习让小A更加的迷茫难受。小A也给自己做过规划,比如,每天看50页书,每日跑步,每日晨读感悟等,最后都败在自己的意志力之下。
研究表明:几乎人类所有的行为改变,都不是对意志力的挑战,而且平衡理智和情感的智慧考验。
看到这里,小A觉得之前自己的理智应该都是喂了狗了。每次,小A拿起书籍,看了没多久,思想开始开小差了。理性告诉她,“继续看”,“一本书看那么久,丢不丢人”,“这样看书等于浪费时间,看到后面前面的都该忘了差不多了”。这时’及时行乐的小A出来了‘“好累呀,先玩会手机吧”,“待会再看啦”,“出去吃宵夜啦”,“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了”。小A在简单的意识对话之后,毅然放下书籍。
看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学以致用,让自己变得更好。为了成长,应该严格规范自己,保持理智思考。告诉那个及时行乐的小人儿,读书可以让自己变美、变得有气质、变得有魅力、还能把知识用在赚钱上、还能装逼、还能俯视老公等等,这么多副作用,怎么可以不坚持。然后买个漂亮的苹果笔记本,让自己爱上打字,爱上简书。
此时的小A,抬头45度望着星空,没有忧伤,不念过去。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