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看《原谅他77次》的时候,触动我的不是两个人分分合合,别别扭扭的爱情,而是男女主角背后的两个妈妈。尤其是伊娃的妈妈,那个面相温和清朗,举止优雅的中年女人,有着姣好的面容。似乎从外表看不出她的老公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甚至看起来有点颓废邋遢。
伊娃和亚当闹了分手回家,拖着行李敲门,妈妈打开门见此,状况如何已了然,急忙帮她把行李搬进里“乖,让我来,你先进去”。这一幕让我的心触动了一下,我想多年以后我的女儿失恋之后回家,我也一定会是这样的,不问缘由,完全信任女儿,爱护女儿。
两个人吃火锅,妈妈安慰她两个人不论是结婚和恋爱都是要互相迁就包容的。伊娃回了一句“像你一样吗?迁就爸爸一辈子,只会在厨房里偷偷的哭。我不想这样啊”这一刻妈妈的眼里漫出了泪水,这一刻不是母女,更像是一对相互懂得的老友。妈妈看着女儿,眼里有着泪水,有着欣喜,有着安慰,是啊,这一刻怎能不欣慰,原来自己的委屈,女儿都懂,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不会像自己那么傻,会委屈自己一辈子。
伊娃说“一个人也挺好啊,跟妈咪过。”妈妈回她“不结婚你会遗憾的,如果我不结婚,怎么会有你啊。”
这句话看上去很好,无懈可击。只是,再过滤一遍就发现它是个假命题,如果真的有如果,如果当初没有认识伊娃爸爸,自然不存在伊娃,更加不会有现在的生活状态,或许会更好,会遇到更好的,也或许更坏,会遇到更坏的,至少有了50%翻盘的几率。
如果有如果,就会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只是这个假命题像极了那句“如果知道结局我们还会相爱吗”,还会吗?大概不会有人可以把“会”或“不会”回答的毫不犹豫,干干脆脆。
电影是倒叙插叙并行的叙述。
伊娃爸爸去世的那天,亚当喝了太多酒,不省人事。伊娃在照顾他酒醉的时候突然接到妈妈电话“爸爸出事了”,于是她迅速赶到医院里。电影的镜头里,抢救室的灯是熄灭的,伊娃抱着妈妈,母女俩抱在一起痛哭,而此时酒醒的亚当才如梦方醒地赶来,看到的是哭成一团的母女俩和伊娃无助的泪水。
或许是我的心太硬了吧,总以为这次伊娃的妈妈总算解脱了,一个人不是挺好吗?我没想到她会哭得那么伤心。
那个让她在厨房偷偷哭泣的男人,那个总是唠叨抱怨的男人,那个邋遢颓废的男人,那个是她丈夫的男人死了,她居然还是那么伤心。你看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吧,在开放发达的香港也不例外。
葬礼后伊娃妈妈找亚当谈话
“伊娃爸爸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伊娃能嫁个好人家,早点生个孙子”
“那伯父一定是恨死我了”
“他不恨你,我经常跟他说这事是要看缘分的,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现在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死了,谁来照顾伊娃。”
“伯母,我明白,我…”
“你明白就好,我的女儿是个好女孩儿,答应伯母,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算我求你了”
“伯母,你不用求我,我一定会照顾好她……”
而最后的最后,原谅了他76次。
记事本的最后一页,被撕掉的那一页记录着因为无意中发现了他情人节收到的礼物,看到他会对着手机屏幕发笑,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他那样笑过了。
感情没有了信任就再也没有原谅的勇气了。仿佛维系两人感情的纽带被斩断了,再也没有重归于好的勇气。就仿佛蝴蝶飞不过沧海,不是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边没有了等待。
十年的感情开始摇曳摇摆。
于是就有了电影开始的那一幕,一张双人床中间隔着一片海,你我都是一座孤岛,你的伤心你的眼泪,我听不到看不到也不想去过问。
伊娃自己去医院打掉了孩子,搬出了亚当的家。从此一段深情,十年期许都随风。
是真的不够爱吗?当然不是。因为太过于迁就一个人,一个不会成长的人真的会很累。
家庭环境影响,亚当是一个不懂爱的人,不会成长的人。
同样的都是母亲,伊娃的母亲内心更为强大和柔韧。她没有被生活里的一地鸡毛打倒,相反的她勇敢的护卫着一个家,给了伊娃爱和温暖的家,也让她学会了爱别人和自己。
而亚当的妈妈,从他的口中得知她一贯的隐忍而罹患癌症去世。亚当的爸爸也跟她离了婚找到了新的幸福。为此,亚当恨透了爸爸,也一直不肯原谅。甚至如果不是有伊娃,他也不会把书读完。
十年。一切都可以换成另一幅模样。而亚当依然学不会与人相处,不懂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以至于他每次去伊娃家里都会莫名其妙的暴躁,因为不懂如何和伊娃爸爸相处,甚至有点胆怯。直到伊娃爸爸去世,才察觉有多遗憾。
甚至一度忘记了自己对伊娃妈妈的承诺。
伊娃的妈妈对伊娃说说“我嫁错了人,但是我没有生错女儿。”
同样是妈妈,同样都是嫁错了人,而伊娃的妈妈始终用自己内心的强大力量和情商为女儿搭建一座温暖的堡垒。而亚当的妈妈却把自己遭遇的凄风苦雨一分不少的传达给了自己的儿子。
亚当坚信妈妈是因为爸爸做的不够好才让妈妈受委屈,妈妈长期对婚姻的隐忍,对生活的压抑,才会身患绝症,早早的香消玉殒。他怀着对爸爸的憎恨成长。他为了激怒爸爸故辞掉律师的工作,去做一个拳击教练。甚至在父亲的生日家庭聚会上,带着空窗期认识的女孩曼迪,并且说要和她结婚。这一切只不过在跟父亲怄气,他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里。
可以想见童年里的他,放学回到家里总是妈妈的叹息,妈妈的眼泪,妈妈那一张忧郁的表情,这些让他仿佛被压在一座大石头下面,自责,压抑,恐惧,喘不过来气。这种环境充斥着他幼小的世界,让他不知如何面对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以至于成年后的他很容易暴躁,很容易逃避,很容易就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而选择相反的表达方式。
亚当翻看着那本伊娃的《原谅他77次》,而第77次被撕掉了。那一页记录的是她无意中发现的他的背叛(或许是一场误会)和打掉的孩子。撕掉是因为原谅不了,亦或许是说服不了自己去原谅。
这些真相都不重要了,他终于明白自己原来就是一个大反派,让自己心爱的女孩那么委屈那么累。他决定去去求她原谅。
虽然整个过程很矫情,但也很浪漫,毕竟十年的感情,从年少无知到而立之年。伊娃的心对于亚当不过是一扇虚掩的门。她原谅了亚当,俩人一起回到原来的家。亚当被情敌的保安揍的鼻青脸肿,却开心的像个重新得到心爱玩具的小孩,他开心的掏出钥匙开门。
本以为这是电影的结局和幸福的开始。
而回到家中,伊娃在去洗手间时发现了在他们分手的这段时间。有另一个她闯入过他们的世界。三个人的电影太拥挤,爱情生来自私,伊娃拿着在洗手台上发现的粉色曼迪留下的隐形眼盒“记事本是我放在柜子里故意让你发现的,而这个是她故意留下让我发现的。”
伊娃夺门而出,脱掉高跟鞋穿着闺蜜婚礼的伴娘服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像极了坠入凡间的天使,又想一个落魄却依然高贵骄傲的公主。
或许她永远不会知道,她的记事本是曼迪发现的,而且差点被丢掉。
电影里的夜景居多,都是一贯的灯火阑珊的暖色调风格。
我也愿意用“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态祝福电影的最后会是一个圆满结局。
伊娃有着妈妈的温良谦恭和柔韧,包容了亚当十年,像他的守护天使,她不敢离开因为怕他的世界崩溃。而亚当一直停留在原地,丝毫看不出在她生日礼物时,打开一枚惊喜盒,却收到云盘生日礼物时的失望,她一定期待是求婚戒指吧。
就像心跳说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多只能有77次的原谅。
那撕掉的第77次是伊娃一个人的兵荒马乱,能不能渡得过,我都支持她。这样的女孩才是值得被珍惜的。可以用十年的时光爱一个人,不困于心,不乱于情,有软肋也有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