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篇《罗振宇的骗局》刷爆朋友圈。我对这个标题的第一反应是,又是一篇骗流量的。直到我看见好几个人相继转发并且还带着大段评论,感觉自己仿佛错过了什么。点开后硬着头皮看完,又到百度上Google了一下,发现声讨党和洗地党已经形成了两大阵营,各种粉转黑和逐条反驳原文的10万+阅读量的文章映入眼帘,时势造英雄啊!没有在第一时间蹭上热点,我仿佛错过了累积两年没有人中的彩票特等奖。
直到昨天,看到和菜头发文把罗振宇定位成媒体型名人,在肯定其的基础上也算是把原文从坟里挖出来撕碎了再给埋回去。原来这件事没完啊,想了好久,我终于按捺不住了,水喝多了,尿自然憋不住: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就在这篇文章引起轰动前不久,一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和它的副产品《买不起800w学区房不可耻,可耻的是忽悠穷人辞职去环游世界》也曾横行一时。在大家为后者怼前者拍手称快时,最高兴的莫过于两篇神作的作者,自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致富手段——找一篇爆款文,比如咪蒙老师的,揪住其中一个逻辑漏洞(一个是不是太好找。。。),最好是相关广大网友切身利益的,逆着她的思路来,怎么痛快怎么写,即刻,你就算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捧你的骂你的蜂拥而至,你也就离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又近了一步。
为什么站在对立的文章都能引起这么火呢?因为对于一些事有的说法虽然对,但不一定能把所有的角度都占全;反之,要证明一个能讲出道理说法完全错也不容易。于是作者们只找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论点(大部分由于功课做得不够,也只能找到那几个),就出来误导大众了,而大众呢,根本不会去思考,感觉有道理就引起了共鸣,然后就会不由自主地转发。
下面,我作为一个《逻辑思维》早期听众,《得到》及《喜马拉雅》、《唯库》等知识付费用户外加《奇葩说》观众(提到的给广告费),用亲身经历的角度来解读一下罗振宇以及知识付费到底是不是骗局:
从《逻辑思维》开播我就开始听了,也被小惊艳了一下,觉得这是一个很开脑洞的节目,加上那时很多期都是围绕着历史故事展开的,虽然是在扒别人写的书,但听着很过瘾。可慢慢的,关于经济学的内容多起来后,让我一个专业与经济学相关的人有点坐不住了,总体思想是为精英阶层说话没问题(喜欢知识的人大都想当精英),但很多细节都感觉有点牵强,不知是不是给策划发的工资不够多。
举个明显的例子:有一期说的是“郁金香泡沫”,恰好当时我好奇,就搜了周其仁的这篇文章,不过原文的意思是根本就没有郁金香泡沫,都是人们以讹传讹传出来的。估计罗振宇和他的团队都没有仔细看,只为以新鲜的概念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这也就是前面我为什么说这个节目开脑洞了)。
再后来,《逻辑思维》的水平持续走下坡路,我也很多期不看了。但实际是,之前积累了大量粉丝,光卖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得到》app随之而来,不用推广,用户数直接破百万。这时是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罗振宇成功的向用户植入了新的观念,让很多人认同了有用的知识应该花钱买。
求知欲使然,我定了几个栏目,发现虽然是在同一个平台,但一定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有些所谓大咖不说是大忽悠,至少没有认真对待,基本就是把自己之前写的书分段念,当然,有的的确能看出是经过用心打磨的。仁者见仁,就不点名了,只想说一句,销量最不值得参考。
这么好的商机其他平台也不会错过,噱头有什么自媒体1.0升级到2.0啊,真正的知识是有框架的,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个符合自己的战略。看起来做得也都风生水起,主要是看准了大众的焦虑心理。知识点:焦虑就是源于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人普遍焦虑,这一点从幼儿园大家就比着给孩子报个种以拿证书为目的的课就能看出,而在价格上让这些知识付费显得物美价廉。
既然罗振宇被当作知识付费的代名词,我就可以从《罗振宇的骗局》的刷屏人群看出他们对知识付费的看法,其中不乏是学习了觉得没用的突然找到了责任所在或者是有些人为了羞辱那些伪装成好学者的人(对,就是那些天天发朋友圈说我学了什么什么的,跟那些每天拍几本书或者摘几句所谓金句的人异曲同工)。
有篇讲学习效率的文章说:知识产品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太贪心,根本停不下来。我们正在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不是真正的学习者。
对这段话破解:先给自己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然后一定要找靠谱的、适合自己的内容,最好能试听一下(有个新东方名师死磕英语的,连发音都不准,磕死去吧。还有《疯狂英语》的那个李阳,估计家暴完没钱花了,做了个什么《十秒钟学会说英语》,太不把大家的智商当智商了,怎么不做个《十分钟不射》呢?)。一旦中途发现不好,果断放弃,时间宝贵,不要耽误在沉没成本上。找到了好内容,学到的也只是知识碎片,想把它们变成有用的东西,先要找一条主线,就是通过少而精的学习,整理自己的思想,不断实践,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自然就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条主线,学的再多,也只能拿出来和朋友们显摆。
最后说回罗振宇的人设,他原来说错的那些东西其实也不是他写的,或者根本就不在乎,他在经济学上只能算是个学习者,他也不是什么教育家。他可以卖书、卖知识、卖礼品,以后甚至可以卖情怀,他就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个成功的商人。相比于我在其他平台上买过的很多课,我客观地说,《得到》的水准和专业性数一数二(其实我就是炫富来的
如果有《得到》的工作人员能看见,软文写完了,打赏、转发看着办吧,为了证明你们好我可没少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