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苏轼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杜甫《月》诗开头两句是: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两句深受历代论者的称赞,连苏东坡这样的大家都推许为“古今绝唱”,这两句之所以为“古今绝唱”,主要得力于“山吐月”三字,尤其是其中动词“吐”字。
在诗人笔下,山仿佛具有生命,可以把月亮随便吞进吐出。这种表述把夜深人静时月亮从黑幽幽的山脊升起的瞬间景象写活了,极富神韵。
“山吐月”句固已出人意表,“水明楼”句更令人叹为观止,月照水,水生光,光映楼,楼因此而灵动起来。
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样的名句浩如烟海,枚不胜举,名句的句眼立即将耐人寻味的意境自然地呈现出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刺激 ,使作者与作品得以千古流芳。
着一字系列到今天就说完了,完全是解剖麻雀,从实例到感性,悠然心会,欣然一笑,切莫与评论者论列,羞煞散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