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间,最羡慕的便是那些“学神”,他们课间玩耍、午间休息,放学后也是慢慢悠悠的晃回去,可每每考试,他们总是那个最高分,他们的学习,似乎毫不费力,作为普通人的我,除了羡慕嫉妒恨外,只能无奈的安慰自己:谁让自己的脑袋没别人聪明呢?自我安慰过后,继续死命的刷题。
虽说我也知道学习是需要方法的,可向同学老师请教过几次后,总是不得要领,直到今天看到这本《认知觉醒》后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套学习方法,除了在校学生外,对于想在职场提升自我学习力的人而言,也是很适用的,可以说,只要是学习,这套方法就是个万能公式!
废话不多说了,现在就放上这套学习万能公式。
01、明确自我定位
首先要明确,这里说的定位,并不是指所谓的好生、中生还是差生,而是你在学习时,感到吃力与否的定位。
书中,把定位分为三个层次: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
如何理解这个定位呢?拿数学举个例子,在做一套数学卷子时,那些你看一眼就马上能整理出思路做出来的题目属于舒适区,而那些看着有思路却又没法立马做出来,需要费力思考一翻的题目便是拉伸区,最后那些需要老师讲解或者看都看不懂的题目就属于困难区了。
那么,你平时需要多花精力攻克的区域就是属于拉伸区的题目。如果总是呆在舒适区,只做那些你会的题目,进步从何谈起。
让自己不断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舒适圈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会不断的扩展,原先的困难区慢慢变成拉伸区,这就是成长。
如果能保持在拉伸区,就能做到持续性成长。
02、万能学习公式——深度学习
我们知道,那些会学习的人,他们很会钻,并且知识结构十分的庞大。
其实,要做到这点,并不是很难,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深度学习的要点吧。
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何为高质量?用写作来举例,就是直接搜索写作干货,但很多人看完就结束了,看完等于学会。正确的方法应该还是,找到一篇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然后拆解它,学习它的格式、用词、结构,揣摩作者的观点与你自己的有何不同等。
也就是说,尽可能的自己钻研,而不是拿来主义。
深度衔接新知识
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技能,它如果是独立存在的,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人说自己看书看完就忘。那是因为你并没有把看到的、学到的关联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解决如何关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下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输出成果去教授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理论:上课听老师讲,你其实只学会了30%;当你和别人讨论时,你则学会了50%;而你可以将学到的实践到生活中时,你已学会了75%;只有当你将学会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出来,教给别人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已经将知识的90%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了。
这,就是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输出倒逼输入,这也是正面反馈的方法之一。
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自己去思考、自己亲自去做才行。
03、努力学习的陷阱
每当我们的学习结果不理想时,总是下意识的认为,是自己不够刻苦努力。
可你有没有想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你刻苦努力过了头?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陷入的误区。
刻苦努力不休息
我们的精力其实是有限的,如果过分消耗的话,只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现象,所以,刻苦努力的前提是,要主动休息,不能过度的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立马停下开始休息。
这里要提醒的是,休息,指的是不会损耗你精力的事情,本身休息是为了恢复精力的,如果你又去做损耗精力的事情,比如刷手机视频、打游戏等,那么,在后续的学习中只会越来越糟糕。
只学习,不反馈
这是大部分人存在的问题,好的反馈,能让大脑感到愉悦,当大脑对一件事情产生愉悦感后,你再做这件事情就不会感到痛苦,你将会像沉迷于游戏一样沉迷于学习。
上文就提到了正面反馈的方法之一——将自己所学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迷恋打卡
近几年,网络上各种不同的打卡群层出不穷,什么早起打卡群、背单词打卡群、健身打卡群等等。可是,事情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偏离的初衷。
早上订个闹钟,6点醒过来打个卡,然后倒头继续睡;今天要背的单词只是扫一眼,然后就直接打卡了;健身APP软件只是开在那里单纯的播放,等到放完了,就直接去群里打个卡……等等诸如此类。
原本的初衷是督促自己养成好习惯,却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完成打卡任务。
大家从内在需求变成了外在形式需求,而这种任务心态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是麻木。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记录代替打卡,记录今天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在记录的同时还可以反思,这样又同时完成了复盘。
而且,大家在给自己设置目标时,可以尝试着用《微习惯》这本书中的方法——只设置下限,不设置上限。这样,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可以超额完成目标的话,满满的成就感能增加我们的内驱力,促使我们第二天能够主动的学习并且感觉毫无负担。
综上所述,我们其实只要用对了方法,我们也可以像“学神”那样,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中!
我喜欢的书摘金句: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