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大耳朵故事城。一个专注于讲述精彩儿童故事的公号。
法国人讲故事的本领丝毫不逊于拍喜剧,总是能把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折腾成一桩滑稽得令人捧腹的故事。这本《问题小鸡》就是如此。
一只黄澄澄、毛茸茸的小鸡手捧着脸,皱着眉头,嘟着嘴,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占据了封面,呆萌的样子令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只可爱的小鸡,究竟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问题小鸡”包含两层含义:爱问问题的小鸡,自身存在问题的小鸡。当他还是一个鸡蛋的时候,就呜哩哇啦说个没完,等一敲破蛋壳,他更是带着一肚子问题跳了出来:
“爸爸,是你一唱歌太阳就会升起来吗?还是太阳升起来以后,你才开始唱歌呢?”
“奶牛夫人,请问你每天都这样静静地站着,不觉得闷吗?”
“请问脏呼呼的猪先生,你的尾巴是故意卷成螺旋形的吗?”
“请问鹅太太,是所有的鹅都像你一样喜欢发号施令吗?”
由此,大家一致将这只叨叨个不停的小鸡称作“问题小鸡”,因为,他实在是太爱问问题了!每个人都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心烦意乱,都嚷嚷着“闭嘴!”
面对这种情况,问题小鸡很伤心。他委屈地大哭起来:“我不喜欢被你们叫做问题小鸡!我不喜欢不停地被告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一只刚出生的小鸡而言,整个世界都是崭新的存在,他的小脑袋瓜里有那么多的问题,怎么就不能痛痛快快地问个明明白白呢?
孩子的世界,不正是如此?我们自己的孩子,不也是成天围着爸爸妈妈提问的小家伙?他们带着满脑袋的疑问贪婪地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请求成人给予解答,从而一点点地长大。他们拒绝接受“被安排”,约定俗成的回答并不能令他们满意,宁愿倔强地亲自探索和发现。
问题小鸡离开了家,因为他发现没有人能理解他。可他走后,一切都变了:
鸡爸爸唱破了喉咙,太阳也没有升起来;
奶牛夫人开始玩危险刺激的游戏了;
猪先生泡在浴缸里洗澡了;
鹅太太在农场上绕了一圈又一圈,不知所措......
鸡妈妈终于意识到:
“因为他离开了,所以世界才不再快乐!”
是啊,尽管我们的孩子有时像个磨人的小妖精,可是没有了ta,我们的世界就像缺失了一角的拼图,永远也不能完成,我们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恰恰由他们带来的啊!
鸡妈妈开始四处寻找小鸡。让她又好气又好笑的是,当她最后找到了小鸡时,他还在不停地问问题!然后,小鸡低低的一句话,令她悚然而惊:
“其实,我想问,你们觉得,我的妈妈还爱我吗?”
在大人眼里,不愿意满足孩子的需求并非一件大不了的事,而在孩子心中,却把这上升为爱与不爱的问题。我们习惯用成人的思维来揣测孩子的心理,轻易地忽略了小问题可能对孩子情绪造成的影响。
好在,鸡妈妈紧紧地抱住了小鸡,用她那巨大的、火红色的、温暖的怀抱,把小不点样子的、黄澄澄的、毛茸茸的小鸡搂在了怀里。他们都舒服地闭起了眼睛,表情是那样地安慰和幸福,妈妈找到了孩子,孩子回到了家。
让我惊讶的是,故事并不像很多绘本一样戛然而止,让人自己去思索和回味其中蕴含的哲理,而是直接写了出来。比如,鸡妈妈对小鸡提了三个条件:学会聆听、学会观察、学会提问。而小鸡只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别再叫我问题小鸡!”可见,孩子幼小的心里,是多么在意被别人视为与众不同的“怪胎”啊。
这种直接的方式不同于含蓄的表达,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和家长的引导,毕竟这是一本儿童情商教育书,作者把成人想说而又概括不清的话表达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值得深思的是,在听了问题小鸡的问题后,奶牛、猪和鹅身上发生的那些变化。这是否意味着,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间,其实蕴藏着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倘若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改变自己,世界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加纯净和美好?而我们,也能及时地打开心灵,生活得更加快乐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