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假如你曾经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假如你对两个问题感兴趣,那么,请往下看。
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世界充满好奇:
“这是什么?”
“这个为什么被叫做椅子?”
“我是谁?”
“镜子里和我做出同样动作的人是谁?”
“我从哪里来?”
“这个世界从哪里来?”
“时间是什么?”
“噢,这是椅子、这是桌子、这是我的作业、这个暑假是我可以好好玩的时间,那么,这个‘是’又是什么?”
……
后来,我们“长大”了,对世界变得不再那么好奇,可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尽管,对于很多事情,我们还是很无知啊。
是因为我们的长辈对这些问题不能给出令我们满意的答案吗?
是因为我们发现知道这些事情不能让我们考出更好的成绩、赚更多的钱?
还是因为,我们太“忙”了,忙着学习、忙着工作、忙着娱乐、忙着生、忙着死?
还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习惯了,于是不再感到好奇?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我看到了一张“请帖”,“请帖”的名字叫做《苏菲的世界》,我找到了久违的好奇心重新燃起的感觉,在这张请帖里, “哲学”向我发出了邀请:
我知道了,所谓哲学,就是爱好智慧,就是追求智慧。而哲学家,是一群童心未泯的大人们,仍然充满好奇心地对着世界固执地发问,他们执着地寻找诸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类终极问题的答案。
翻开这张“请帖”,我看到了这样的故事:
对世界充满好奇的14岁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
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
金句欣赏
《苏菲的世界》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
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辰。
或许,这样一本书,我更应该推荐给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