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泸沽湖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地方的地方,这里的摩梭人充满了神秘。曾经看过几本介绍摩梭人的书,一本封皮的画面现在还记忆犹新。觉得那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是一个历史遗失的世界。
现今的社会如此的浮躁,没了感情的婚姻那一纸婚约究竟束缚住的是什么?浮动不安的人心又会去寻找什么?伦理、道德、修养,经济、利益、感情、爱情,责任,总是困扰着人们。社会上各种怪现象也都相应出现,于是现代的许多社会学家把目光盯到了这个遗失的世界,一个母系社会的最后遗迹,摩梭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为什么仍然有这样生活的一群人呢。不是存在就有它的道理。
带着很多好奇我去探寻这古老的文明……
泸沽湖距离丽江市中心200公里,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水之间,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涂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女儿国。
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其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45米。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湖水清亮透明,波光潋滟,未受任何污染,最大能见度12米,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游浮在湖中,水天一色。泸沽湖的景色在一天中变幻无穷。晨曦初露,雾霭烟霞,湖水如染,一片金红;朝阳冉冉,湖周山峦如荷,倒映其中,则为翠绿;夕阳西下,风平浪静,平滑若镜,积万顷碧玉,又成一片墨绿;夜色幽静,微风柔漫,波光粼粼,星星闪动,让你如梦如幻。
泸沽湖的四周山岭岗峦,洲湾堤岛或隐或现,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延,无数大大小小冲积成的片片扇形开阔沙滩,为游客提供了休息游玩的天然处所。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一个海堤连岛、十七个沙滩、十四个海湾。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三个岛屿错落分布,鼎立于烟波浩渺的泸沽湖中,云雾丝丝缕缕,缥缈其间,被喻为“蓬莱三岛”,又像一只只绿色的船,漂浮在湖面,形成湖中最具观赏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游客可乘坐摩梭少女摇划的独木舟到岛上游玩。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为中外游客留恋、赞叹,称为“湖上三绝”,成为泸沽湖远近闻名的独特风光。踏上岛屿,你不仅能看到优美的自然景光,还能从岛上的断垣残壁之中了解到历史的变迁。
泸沽湖水清岛美山更灵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女神山为人们喜爱,这座海拔3800米,雄伟壮观,倚天耸立的格姆女神山,酷似一头狮子静卧于泸沽湖北面。格姆山是当地摩梭人顶礼膜拜的女神山。
泸沽湖畔是人类母系氏族的最后遗迹。湖畔摩梭人中盛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子暮来晨往,只在女方家过夜,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男子与女方在生产、生活、财产上没有必然联系。“阿夏婚”以情为主,结合自由,离散随意。
关于泸沽湖的由来,当地民间流行着这样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格姆女神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姑娘,她有自己的私生活,她不仅与周围的许多男山神有“阿夏”(情侣)关系,而且与远方的男山神也有交往。有一次,一个远方的男山神来和她相会,但她正与附近一个男山神幽会,远方来的山神急忙调转马头,马嘶鸣三声,格姆女神听到马的嘶叫声,便立即追赶远方男神,而远方男神走远了,只见山下踩出一个很大的马啼印,女神赶到马蹄印边,天已启明,就站在马蹄印边动情地哭泣,泪水哭满了马蹄印,变成现在的泸沽湖。远方的男神听到哭声,回头一望,万分留恋地撒了几颗珍珠和花种在马蹄洼的泪水里,于是变成了湖中的小岛。花种漂到边上,发芽生长,葱郁茂盛,年年开出杜鹃等数十种鲜花。
来到大落水村,随摩梭讲解员参加摩梭贵族家访,是格泽家。格泽非常健谈,长相黝黑,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却温文尔雅,看来是个见识很广的人。通过他的话语给我展示了一个遗落的世界,我坐在祖母屋里。听着他的话语引起无限遐想。
摩梭人的习俗还带有浓郁的母系社会的影子,年长的女人都是最受尊崇的,或者说在家族中有相当的支配权。祖母屋的门槛相当的高大约在80公分,人一定要低头弯腰才能进门,等于向祖母行礼致意。摩梭人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只有前门而没有窗户,木板间都留有空隙以便通风。就餐时晚辈的就陪着祖母用炭火烧烤食物,味道非常美。所谓摩梭人其实就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但是生活习俗却大相径庭,处处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摩梭人所住的“祖母屋”(“祖母”在摩梭语里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译为“家屋”),祖母屋由两根柱支撑,分别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须出自同一棵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脉,因此不能熄灭。家中所有重要仪式和聚会都在火塘前进行。围着火塘坐着,顺序也有说道,祖母正坐,右手边女子,左手边男子依次按年龄坐下。祖母的对面就是家中的小辈了。
家庭由最年长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权力,居住于独立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辈有多名成员,则以有能者为当家,又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制度。成年女性居住于二楼,称为花楼,其兄弟与舅舅则居住于一楼。只有花楼的房间开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
祖母屋中有一扇生死门,生死门的后面还有一个很小的屋子,每一个怀小孩的妇女在生小孩前要进入生死门里,孩子生下来的7天内是不能见外人的。7天后才能从生死门里出来,孩子要一直在祖母屋里被外婆带大。长大之后,一脚踏着猪膘肉,一脚踩着五谷杂粮,女孩穿上裙子,男孩则穿上裤子,行成人礼。等到快要老死的那一天,又被人抬进生死门里,在那里等待死去。家里有人故去,尸体会被绑成初生婴儿的样子放在生死门后的小屋子里,择吉日入葬。死的时候埋在里面,等到挑一个好日子的时候再挖出来火化。
在摩梭人的心目中,人就是生生死死的这样轮回,从一个地方出来,再回到同样的地方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几乎都是宗教信徒,达巴教与藏传佛教是其信奉的主要教种。摩梭人虽说与许多藏族人一样信奉藏传佛教,但与藏族人死后进行的天葬习俗不同,他们的葬俗是火葬。人死后要用白布带把尸体捆扎成蹲踞状,双手交屈于胸前,看上去有如在娘肚里的胎儿,象征人死后要回归母腹,再投胎问世,捆扎好的尸体装入麻布袋,放入正房后室的穴中,停尸期间,要请喇嘛和巫师达巴念经超度,然后择日出殡火化。第二天,两位死者的遗属到火化场拣一些遗骨放进布袋内拿回家,经过祭祀,再把骨灰袋送到各姓的坟山去,骨灰多葬在山中大树下或岩洞、树洞中。相较汉族人大修豪墓、大建陵园等陋习,摩梭人“不立碑、不建坟”的丧葬习俗更能体现环保的元素,也更值得我们尊重。
格泽说汉族的世界,是一夫一妻一孩子,夫妻没有血缘关系,捆绑在一起的也许是感情,但还有经济等其他因素,很脆弱。而摩梭人生活在一起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情牢牢牵绊着彼此。摩梭人的男女因为有情才在一起,不牵扯经济,只纯粹的爱情,所以有人说摩梭人一辈子都在谈情。
摩梭人的走婚非常浪漫。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能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走婚是“母系”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
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
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
这个礼仪是由男方家请一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他(她)们的母亲及舅舅人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
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她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当证人向“阿夏”的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检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
“阿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家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这种定居婚为“阿注”定居婚。
“阿夏走婚”: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出去了,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注”(丈夫)来幽会。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夜间生活,你若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规矩。对于那些外面敲门的男人,或者客人,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除非你在门外吆喝几声,说明你是外来的客人,家中老人或小孩才会给你开门。
家中成年姐妹众多,但来幽会的“阿注”也多,各有各的幽会暗号和传情方式,如果不是自己的“阿注”就不会让他进自己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大木摞平房母屋里住着年老妇女与儿童,她们一概不管院中之事。
在这里不存在“第三者”,也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规矩,更不存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男人、女人各住各的家,你不靠我养,我不靠你活,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
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有了这些实感人们恍然大悟,为什么摩梭人根本不存在离婚、寡妇、子女无人抚养、财产继承、流浪儿等等社会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性爱观念与道德标准,与我们完全是两码事。
在他们这个氏族中,大多数“阿夏”、“阿注”们都是相敬如宾、相互负责,只是没有其他民族那样明确而已。
在某些村寨和某种宗教的家庭结构及婚姻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男性们既不是名正言顺的丈夫,又不是名副其实的父亲,对妻子负责任,对儿女尽义务的事,男人们一古脑丢进泸沽湖里去了。一生中男人想去就去,想回就回,落个两袖清风。一旦他的女朋友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场春梦,这也是一个迷。
男女性爱关系与经济关系牵连不大。他们结合是自由的,两厢情愿的,离异更是无瓜无葛,不会发生任何纠纷。男女双方都有主动权,社会、家庭不干预,即使发生纠纷,双方母亲、舅舅们也会妥善处理。结合并不是以谋生为目的;离异也不会危及谁的生存,经济再富裕也不会为彼此结合稳固构筑可靠的基础。摩梭“阿夏”走婚的相互结合、离散,其原因是感情为前导。因此,有的摩梭人成年后,男女双方感情不合,在无孩子前更换“阿夏”、“阿注”是常有的事,而有了孩子后,就不可轻易更换了。
在夜幕降临之下,在黄昏时分,芳龄女子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许多夜晚使者,暮来晨去。在他们性爱天地里,也不是我们常人所想象的那样每个女子都可以去爱,每个男子你都可以去求,他们求爱方式是在生产劳动、工作学习、走村串户、走亲访友、经商与其他活动中进行的,相互了解,具有一定感情基础之后,相互交换一些礼物,如手镯、项链、戒指、手表及衣物等等为定情的信物,这些东西只有他俩和母亲才知道。
随着男女之间的感情逐步加深,“走婚”幽会相聚的次数就越多,有的情侣关系就稳定下来直到终生。如果你花言巧语,不诚实,无本事,游手好闲,时间一长,你就得扫兴回娘家了。“走婚”在摩梭人家庭结构中的事实,是当代人无法想象的,实行自由“走婚”其奥秘在于母子们无后顾之忧。
泸沽湖在我的心里就是一面绿色的明镜,镜子折射出的是当地人源于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种理念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更能启迪我在日益浮躁的当下理性思考人生。
人就用在这世上几十年的时间,来爱恨情仇,完成自己的梦想,也许只是一些任务,这种哲理深沉的生死门,很让我思考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