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mò),觀其行(xìng)。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注释】
1、其:指儿子(子女)的。
2、没:同“殁”,死亡。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一段较长的时间,不一定是指36个月的三年。比如古时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官员回家丁忧三年, 实际上是每九个月算作一年,守孝丁忧三年是27个月。
4、于:较为通行的理解是表“对于”意思的介词。末学以为,也可以理解为表示动词的“对待于”。即,“无改于父之道”,除了通行的翻译为“不更改父亲的做法”,也可以翻译为“不更改对待父亲应该持有的态度”。
5、道:道义,道理,理念,规则
【译文】
1、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和做法,三年不变,可以说他是孝子。”
2、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考察他的行为;如果在三年守孝期间不改变对待父亲应有的态度,可以说他是孝子。”
这一段话,孔子谈的是“孝”的具体表现,即,父亲在世的时候怎么做算是“孝”,父亲去世后怎么做算是“孝”,三年内怎么做算是“孝”。
一、父在观其志
父亲在世的时候,父亲当家做主,儿子是在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的阶段,不能算是真正能够“立业”,所以,立志就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方向。
怎么判断这个孩子“孝”还是不“孝”呢?那就看这个人的志向所在。
不同的境界产生不同的结果。作为父亲,作为长辈,早晚是要把事业交给下一代的。将要继承事业的人是不是可靠?是不是能够把事业发扬光大确保基业长青?怎么考察?就是“观其志”。
是志存高远?还是得过且过?
是胸怀家族大业立志为父争光?还是坐享其成吃喝玩乐?
父亲在世时,要看孩子“孝”还是“不孝”,为什么强调”观其志”,而不是强调直接“观其行”?
在老一辈当家的时候,下一代还在学习实践阶段,做什么还不是完全可以“定型”的事情,可能在习文,可能在练武,可能在长辈手下实习,未必所做的事情与未来的位置一样,所以,没法从“行”上做准确判断;但是,做的事情可能不同,志向方向却可以大同,志向何在也就可以对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未来气象做可靠的预示。
孔子在70岁的时候,儿子孔鲤去世。孔子73岁去世的时候孙子子思(孔伋)才6岁。《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了一段祖孙对话:
孔子晚年闲居,有一次喟然叹息,子思问,祖父您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
孔子很惊讶,问他如何知道的?
子思回答说:“父亲劈了柴而儿子不背,就是不孝。我要继承父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十分努力地学习,丝毫不敢松懈。”
孔子听后欣慰地说:“我不用再担心了。”
这是一段祖孙之间的对话,倒是对“父在观其志”做了准确阐释。
即使这段对话发生在子思6岁那年,子思也太年幼。孔子无法对一个小孩子“观其行”,但是,子思却志在继承父业,并且决心努力地学习——方法正确,决心不松懈——态度正确,所以,孔子面对6岁的子思会说你办事我放心。
二、父没观其行
父亲去世之后,子女继承家业,开始主事,也是开始践行当年的“志”。因此,这时候,就是在考察,子女是不是能够以同样的对父亲的爱敬之心,是不是能够行为端正,是不是能够把祖先父辈遗留下的事业及家族精神发扬光大,是不是能够荣耀祖先父亲之声名。
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中庸》第十九章中有云:“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登先王的位置,行先王的礼仪,奏先王的音乐,敬先王所尊敬的人,爱先王所亲爱的人,侍奉已逝的尊亲,就像尊亲还在世一样;侍奉消亡的祖先,如同他们还存活着一样,这是尽孝的极致了。
《中庸》的这段话可以作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补充说明。
首先,继承家业后,三年不改变当年父亲所树立的理念、规则。
社会在发展,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客观规律。年轻的一代从父辈那里学习,父亲在世时“立志”,在子承父业后,年轻一代会在实践中产生和推出一些自己的规划和政策,也是自然的。可是孔子却在主张做子女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理又从何而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桥段:父亲去世以后,接班父亲位置的子女或者下属,一上台就立即推行新政,改变父亲原来的政策,革除父亲的老臣老部下。
这时,一般会有一个下属或者受责难的人,对少当家提建议:这可是当初您父亲在的时候重用的人啊!这可是您父亲定下的规矩啊。。。。
少当家的典型回应是,恶狠狠地对着提建议的人喝到:你最好给我看清楚,现在是谁在当家!
根据我读书观影的记忆,这样的桥段虽然经常出现,但一般这样的少东家经常是反面角色,一般是飞扬跋扈为非作歹的恶少,结果一般是最后把家业败光。
我相信,这些影视作品的作者们并不是在图解孔子的教导。但是,这么多的作者们会这样设计人物和情节,读者和观众也觉得甚是可以接受。因为这符合人之常情。
如果一个人刚上台,三年内就把父辈当初的政策当初的老部下当初的老交情弃之不顾,改弦易张,我们普通人真的会在心理上自然地感觉不舒服。
所以,不得不佩服孔子对基本人性有着深刻的体察。他非常了解作为一个人和个社会,哪种行为会让人感到更加“可接受”。
“三年之内无改父之道”,也是一种大智慧。
革新改变,最好要有个过渡的过程。 一个人刚接班就忙着改弦易张,一方面似乎是在向世人宣告前辈过去的做法有错误,这显然不“孝”;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考虑的话,旧有的政策和做法会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惯性,强行改道,有时可能造成洪水泛滥。
刚上路的时候步子不宜迈得过猛,调节好节奏更容易达成目标。所以新官上任,先别急着烧非常自我的三把新火,而是先让自己立稳脚跟,熟悉周围环境,对大局有全面了解和把握,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改革,这是稳健成大事的气象。
新官上任当然可以烧上三把火,只是,最好要烧那种温暖周围人心的爱的炉火——能做饭能烧水能围炉夜话。这对于一个单位新上任领导也适用。
其次,三年守孝期间该如何做?
古代的时候,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官员要回家丁忧三年。具体时间一般是27月。
先人为什么会有这个礼制上的规定?我们将在学习《论语·阳货二十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做介绍。
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三年守孝的规矩:
1、不得任官。已经居官者一律解除职务,在家丁忧; 2、不得应考; 3、不得嫁娶;4、不事世务(如红白喜事); 5、不能贴春联; 6、逢年不贴红对联、7、不饮酒吃肉;8、禁欲。
按照守孝的规矩行事,是孝子侍奉尊亲的礼仪。而执行规矩的场合主要是在家里,那么,是否对亲人的恭敬,是孝子侍奉尊亲的态度。如果三年守孝期间,能够不改变对待尊亲的礼仪和态度,就像尊亲在世时那样的孝敬,就像尊亲刚刚去世时那样内心沉重静穆,那真的可以“谓之孝矣”。
前面章节中我们曾经举过东汉赵宣的故事。他在父母死后住在墓道中,对外宣称守孝20余年,以骗取孝名,实际上在这期间他生了五个儿子。所以,郡太守陈蕃调查核实后揭穿了他,斥责他“诳时惑众,诬污鬼神”。这就是一个没有按照守孝期间应该对父母的态度来侍奉尊亲的典型例子。
所以,事死者,如事生,是对待逝去父母的应有态度。
四、辨析
在解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时,有些读者提出来说,三年不能改变父亲的教导,不改父亲的规矩,不改父亲的做法,那如果父亲不是好人,也要三年无改?也要继承延续?那盗贼的儿子要做盗贼来尽孝道?
此诘问咋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我还真在不少解析文章中见过对这个聪明问题专门做论述的,说来说去的,无非是要替孔子解围,或者替孔子当辩手。
其实,这种聪明话头,跟有些人拿着“人民警察爱人民”这句话斗嘴玩一样。你说人民警察爱人民,他就说:我就是人民,没有警察爱我啊。
家长老师教育我们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就有人接上话把儿:你不是说要让我们为祖国而骄傲么?
这些聪明的回答,倒也噎你一下子,让你无言以对。
可是,我们心里也清楚,这就是卖弄小聪明的花样而已。谁辩谁上当,因为你一旦顺着这种怼解释下去,你就转移了谈话的原本主题。你认真你也就输了,因为本来人家就是跟你闹着玩。
那为什么孔子说“三年无改於父之道”时,没必要非要再去给如果父亲是坏人怎么办这类的问题找个解释呢?因为孔子是对弟子说的话,基本前提假设就是父之道值得继承,然后孔子给出了“孝”的判断方向。至于对不良父亲应该怎么孝,孔子另外专门谈过。
当我们说“人民警察爱人民”,当我们说“骄傲使人退步”,我们都心照不宣明白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可是如果有人非要钻语言上的空子要让人无言以对,聊天取乐可以,说句话为博得听众哈哈笑可以,但是,作为谈论点,作为说概念,作为树理念,本来就应该言简意赅,说出来大家都明白,没有必要为了避免误会,非要逼着说话的人在字词之间加上防备所有限定范围的修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