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寻求孩子的合作,起床、穿衣、洗漱、吃饭....,好像每天一睁眼,寻求合作的情况就会接连发生,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获得成功,但我们又期望得到孩子的理解,希望孩子听话、懂事,能够配合自己,但往往会事与愿违,常常是我们越用力,事情可能越糟糕。本文就是想告诉你,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够采取怎样的办法。
本文分为两部分:寻求合作时出现的问题,如何做到就事论事。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 01 /寻求合作时出现的问题
我发现:孩子不听话,拒绝和我们合作。主要原因是,我们采用了错误的方式,却不自知。
感受一下下面的例子。
(1)责备和问罪:告诉你多少遍了,进家后先洗手,就记不住,长了个什么脑子!
(2)谩骂:你怎么那么笨,老是把杯子打翻。
(3)威胁:我数三下,再不穿好衣服,我就走了。
(4)命令:把你的玩具收拾一下,快点!
(5)说教:上课时要主动点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才能锻炼自己,要不然做什么事儿都是缩手缩脚的,怎么才能取得进步,要勇敢…
(6)警告:小心,别让车撞到你!
(7)控诉:我晚上又没睡好,你总是在咳嗽。
(8)比较:你看看明明,都认识那么多字了。
(9)讽刺挖苦:今天晚上有作业,你却把书落在了学校,你可真明智!
(10)预言:要学会分享,这么自私,长大以后怎么可能有朋友!
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孩,听到这些话,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而这种心情下,孩子怎么可能和我们合作。
我们之所以会不自觉的陷入这些错误的语境中,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法做到就是论事。因为不能就事论事,所以就会就事论人,就会在寻求孩子合作的过程中出现情绪的自我宣泄,本来想解决问题,却使问题恶化。
假如,我们已经知道了正确的表达方式,我们还会选择错误的方式,然后导致不愉快的收场嘛!当然不会了,由此,我们便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识别错误的表达,使用正确的表达。
/ 02 /如何做到就事论事
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就要做到就事论事。那么如何做到就事论事?我将这个问题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描述你所看到的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或者描述自己的情绪
你的手很脏。
地上到处是你的玩具,我没法走路了。
我现在很生气,感到火气越来越大,你要小心点。
为了表现的像一个好家长,很多父母们都会在孩子面前展现温柔、体贴的一面,所以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感情。但,情绪的过度压抑,一方面会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示范——认为情绪的发泄是不好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有负罪感——看到父母难受,孩子并不会快乐。长期来看,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扭曲。
所以,如果自己已经很生气,就应该明确的表达出来。同样,孩子也有表达自己怒气的权利。
(2)只进行简单的提示,避免长篇大论
长篇大论,很容易让寻求合作的过程陷入说教、无聊的观点自循环中。此时,我们会遇到两个问题:从对事情的评论陷入到对人的评价,和孩子的交流成了针对孩子的一个过程;孩子对你的话有了免疫,出现“耳聋现象”,同样的错误便会不断的重复出现。
(3)提供有效的选择
因为尊重孩子,我们会给他一些选择,但我们提供给孩子的选择一定要有效,不能利用所谓的选择来限制孩子的行为,因为这种表面的伎俩,很容易被识破。
你是想站着吃呢还是想坐着吃呢?——孩子根本的问题是,现在不想吃,他肚子可能有些疼。
你是想现在吃能,还是过会吃?——这个选择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4)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
因为不听约束,在超市里到处乱跑而影响到了他人,那么下次去超市时,就可以不带他去,语气要坚定但不要有负面情绪。
“妈妈,我还想和你去超市。”
“亲爱的,这次不行。”
“为什么?”
“你说呢?”
“…..,下次行吗?”
“下次再说,我先走了,亲爱的。”
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当“自然后果”很明显,这种方法才有效。像不关灯会浪费电,在家不穿鞋会肚子疼……,说多了反而无意,孩子便会出现上面提到的“耳聋现象”,然后同样的问题重复上演。
(5)终极大招:把问题写下来
这是上述所有办法都无法解决时的终极大招,很值得大家试一试。
因为将问题写下来,首先,这说明你重视孩子的感受,这样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了尊重;其次,写下来便于理清思路,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最后,写的时候能够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写完之后,需要和孩子讨论哪些可以执行,哪些需要舍弃,并且将最终的结果张贴出来。
我上面提到的五个办法,并没有先后顺序,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但不得不说,这些手段并不是每次都会有效,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偶尔的偏差没有关系。
同时,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控制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互相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受用。
——文中原话
由于惯性的思维,我们会不自觉的回到老路上去,重新使用错误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对于此,我们无需自责,可以先停一停,再去考虑正确的方式。要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停一停,说明我们已经在进步了!
#心理学知识19#
自我07│:进入别人的现象场:在“自我05”(详见《拆书-《如何说...怎么听...》-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方法》)中,我们提到了罗杰斯关于“现象场”的观点。“现象场”是一个人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体验的时空结合。今天要说的是,要想充分的了解一个人,就要进入他的“现象场”。这么说不好理解,可以看一下对应的心理学故事。
心理学故事:武志红老师的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在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而且好像总是吃不饱,小孩不胖,检查了多次也没问题。武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进入孩子的“现象场”,感受孩子吃饭时的状态。具体操作:(1)找到孩子吃东西的细节;(2)标定这个细节所发生的空间;(3)进入孩子的“现象场”,成为他的样子。最后这位父亲感受到了非常复杂的情绪,最终要的是他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所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办了七八次家,他感到很累,而孩子在不断的生活变动中也便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觉知到孩子的感受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孩子的贪食现象马上消失了!
——来自《武志红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