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渴望得到无条件的爱,无论我如何“作、哭、闹”,你都愿意爱我。
我们也听说过要无条件的爱我们的孩子,可是,未曾得到过无条件的爱的“我们”(所有爸爸妈妈),如何给予我们都未曾得到过的东西呢?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溺爱,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它意味着我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对孩子的爱,不设条件、不计回报。
它意味着......
当孩子在众人面前给你出丑时;
当孩子自暴自弃时;
当孩子落后失败时;
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威、跟你公然对抗时;
当孩子怨恨你、遗弃你时;
你都不放弃对他/她的爱。
场景一:
今天是五一节,孩子的同学约着去公园玩。同学A有个亲弟弟,妈妈一起带着。A同学的弟弟大概三岁多,跟着奶奶在奶奶家生活,姐姐跟着爸爸妈妈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姐姐和弟弟非常容易起争执,常常还会打起来。我留意了一下妈妈处理孩子矛盾的方式,妈妈基本上扮演着矛盾的仲裁者,或者不去理会他们之间的冲突。我大致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弟弟和姐姐之间总是起争执,他们都在争夺妈妈的爱。
大概到下午3点钟的时候,姐姐要去补习英语,妈妈就电话让奶奶过来接弟弟,弟弟哭着说不愿意回奶奶家。妈妈很着急要去处理叫车来接姐姐补习的事情,那个当下没有时间来应对孩子的哭闹。我想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遇到,自己着急的时候,孩子还更加执拗,甚至哭闹不止。其实,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和孩子建立连接的良好时机。只是我们常常错过了不说,还像歌词中说的“在伤口撒盐”。
孩子越哭,妈妈越烦躁,奶奶在旁边也用着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安慰”孩子。看在眼里,也让我深深在那个时刻去领悟到冲突发生之时是建立关系的绝佳时机,同时,也是让对方感受到给予爱的最佳时机。
孩子不是不懂事,他只是希望能获得爱。
场景二:
晚上回家,我在楼下看到有卖无膨大剂的土豆,看着非常新鲜,就买了几斤。回家就把土豆上锅蒸熟,准备做土豆泥。晚上不想做饭,就想拿土豆泥当晚餐了。结果还没做好,女儿就不停喊饿,我又不想做饭,于是就给她钱,让她到楼下去吃“干拌面”。
一开始还开开心心,结果拿到钱以后,突然转变让我陪她去。因为我懒得再换衣服,我拒绝了女儿的请求。(在她那边其实是要求,呵呵)
当我拒绝后,女儿勃然大怒,说了一大堆可以激怒我的话,甚至还动手打我。我想那时候,如果我曾经的刺激点没有被疗愈,此刻,我真的无法在如此状况下去给予“无条件爱”。
我用力抱紧女儿,她似乎特别想推开我,嘴里还叨叨着一堆堆我的不满。
等女儿情绪稍微平复一些的时候,我坚定地告诉她:“妈妈已经换上睡衣了,所以我不想下楼,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自己下楼买面吃。”
“我害怕毒蚊子......”女儿边哭边说,“楼下有毒蚊子,被毒蚊子咬了以后,要有生命危险的,**同学的爸爸都说亲眼见过,太吓人了。”
那是,我才明白女儿为什么突然情绪有如此大的变化,非要我陪她下去。
安全,是人最底层的需要。当我们感到不安全的时候,我们就会慌乱,抓狂,很多人的情绪失控就是来源于安全的需要害怕不能满足。
我理解了女儿的担心和害怕,就如同我一直都害怕“鸡和老鼠”,遇到它们的时候,我也会失控。
后来,我抱着女儿,让她把害怕的情绪哭出来,她的害怕充分表达后,她转而说:“妈妈,我好饿啊。”(此刻,她在表达需要,而不是由于害怕产生对外的攻击。)
我看着她,给她出主意,你要不穿防晒衣出去,这样长袖的衣服就不怕蚊子了。或者到店门口点了,就走来走去晃动着让蚊子无法靠近你的身体......
后来,她回房间去拿钱,我就回到厨房去做我的土豆饼,她拿着钱到厨房给我打招呼说要出去。我喂了她一口我刚烙好的土豆饼,女儿吃完回答:“妈妈,我不想去吃面了,你给我舀土豆饼吧。”
于是,女儿拿了一个杯子过来让我盛土豆饼,我笑着问:“哪有用杯子吃东西的啊?”
女儿笑着说:“创新一下嘛,换一种吃饭的方式。”
我笑着给女儿盛了一杯土豆饼,我们开心地一起吃,女儿和我都满眼充满着爱地看着对方,吃着土豆。
无条件的爱,我想或许就是我理解你的情绪,愿意看到你的需要,同时,我也不会牺牲我的需要。陪伴着你去寻找到可以满足你的需要的策略。
不知道为什么,真的特别感恩女儿成为了自己的女儿。我真的很爱她,因为有爱,我会不断学习成长。遇到非暴力沟通,让我真的可以在每一个当下,能连接到对方和自己的需要,唯有看见彼此的需要,“温柔的坚持”才能真正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