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赏诗词品历史】,欢迎关注,领取更多惊喜福利!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作者,虽然两个人并称“苏辛”,但是这他们却在诗词意义表达上产生了“分歧”!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讲事情的来龙去脉。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创作了诸如《江城子》、《水调歌头》和《念奴娇》等非常多的名篇佳作,文风豪迈,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可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却在43岁的时候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为一篇《湖州谢表》的文章而招来横祸,很多心怀不轨的对手借此抨击他包藏祸心、不忠不义,甚至要除之而后快,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幸好在王安石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的努力之下才免遭一死,当然也幸免于宋朝时期不杀士大夫的基本国策。
可是躲过一劫的苏轼却就此没有了往日的豪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郁郁寡欢、垂头丧气。
两年之后,“乌台诗案”早已经成为往事,苏轼也在黄州待了一段时间,他渐渐走出了悲伤抑郁的心境,所以写下了一首《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全文如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题目当中的“潘郭二生”指的是苏轼在黄州时结交的好朋友潘大临和郭遘,而“女王城”则是距离黄州大约十五里的永安城,“女王城”是这座城市的俗称。
苏轼的意思大约就是还没有等到春天的讯息,自己就已经和朋友一起骑马出城去游玩了,为的就是寻找到他们当年一起游玩过的村落。
人的一生就如同大雁一样,不管季节如何变幻都能够找到踪迹。然而自己经历的往事就如同一场大梦般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
苏轼在诗中邀约自己的几位好朋友一起再去喝上几杯好酒,在江城遍山的酒馆里一醉方休。这里淳朴的民风、宁静的氛围让苏轼流连忘返,即使是历经沧桑的老人也能够用他的一个笑容温暖你我的岁月。
既然几个人已经约定好了,每年春天都要一起出城游玩,那么各位朋友也就不必挂念自己了,希望终有一日自己可以回到京城。
从诗词的意思来看,苏轼这个时候已经重新燃起了前进的希望,整首诗都可以表现出他豁达开阔的胸襟与气魄,原本朋友是来安慰他的,他却开导起朋友来了,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苏轼。
可是这么一首格调高雅的诗词却在苏轼去世几十年之后遭到了辛弃疾的“反驳”。辛弃疾曾写了下面这首词:
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趁得东风汗漫游。见他歌後怎生愁。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眉黛敛,眼波流。十年薄幸谩扬州。明朝短棹轻衫梦,只在溪南罨画楼。
不知道您有没有读懂辛弃疾的意思,但是他在人生观念方面确实与苏轼有着截然相反的理解。
辛弃疾认为人生的经历是既定的事实,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是永恒存在的。然而人却是如同镜花水月一般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或许哪一阵风吹来也就不见了踪迹。
这种理解与苏轼的诗词表达截然不同,这也是两个人在人生观上的不同看法。这与两个人的经历和志向有很大的关系。
苏轼在勾心斗角的政治漩涡中已经慢慢疲惫了,想要放下政治抱负追求自我认知;
但是辛弃疾背负着国仇家恨,一直想要复兴大宋王朝,所以壮志难酬的他心中多是无奈与不甘。
这两个人并非同时代的词人,但是都在政治、诗词等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历史长河里永远熠熠生辉的星光。
所以尽管两人没有直接对话,诗词风格、写作手法和情感志趣存在差异,他们的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