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凭借其轻便、存储量大、护眼等特性,一直在冲击着纸质书市场,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也曾一度让我有所苦恼,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纸质书,并放弃了所有电子阅读方式——使用水墨屏阅读器以及非水墨屏的手机、平板等设备阅读。
掌控感
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书阅读,有良好的触感,我愿称之为掌控感。在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时,无论是模拟翻页还是水墨屏,始终无法比拟纸书的那种触感和视觉,也就是我所说的掌控感。掌控感源于读者对书本的掌控体验,阅读纸质书只需要扫一眼书的底部就能直观的了解阅读进度,虽然电子书也能显示阅读进度,但不如直接观察纸书来得更有成就感。
看书时我有回看的习惯,阅读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我会立即翻到前几页重新阅读以帮助理解,有时我也会快速翻到目录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这得益于纸书具有极佳的掌控感可以实现快速回看。虽然电子书也能实现上述功能,但需要在屏幕上来回点击,真的很难体验到纸质书的那种对全书掌控的感受,你无法想象在一块电子屏幕上进行大量地来回翻阅是多么的困难,看电子书时,视觉系统难以跟上手指的各种快速点击动作,这是由于看电子书是在屏幕上进行二维操作,而阅读实体纸质书是三维操作,用二维的屏幕来模拟三维的动作是降维操作,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大脑能量,这就导致了我始终无法觉得我能够去掌控一本放在电子设备里的书,而一本捧在手里的实体书却能给我带来更多安全感和掌控感。
页的概念
电子书没有页的概念,因为各种电子设备屏幕大小不一,每一屏所显示的字数也不尽相同,所以一本电子书无法形成统一的页数,当然,kindle支持显示实体书页数,即能显示当前阅读的页面在实体书中为哪一页,但本质上还是基于该电子书的纸质书版本。为什么我需要页的概念?页是书的一个计量单位,可以反映我每天的阅读量,在纸质书上,用手捏一捏今天读过的书页,大脑马上就能得到反馈,这种即时反馈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令人感到愉悦,跟打游戏打完一关是一样的效果,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而且令人着迷。
划重点和写批注
读书时我通常会在手边放一支笔,在读到令人耳目一新或引发思考的句子时,就会拿笔在书上标注,有些人觉得在书上写写画画是不爱护书籍,而我认为,一本书我标注得越多,表示我越沉浸于这本书,对这本书的热爱也越多。我的标注除了普通的划重点,有时还会写下一些感悟和想法在文段旁边,即批注,所以我更热衷选择纸质书。虽说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电子书应用和设备都有标注和笔记功能,但使用起来仍然不如在纸质书上做标注畅快。纸质书的标注即翻即得,也不用担心会丢失。一本好书,我会边读边做标注,读完以后放回书架,以后再拿起来读时,看到自己曾经的标注,就能迅速掌握书中的重点和自己当时的许多想法,同时还可以继续在书上做新的标注,日后三刷、四刷这本书时,这些笔记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
仪式感和收藏价值
当人们很热爱一件事,就一定会很注重仪式感,仪式感通常不会产生什么实际作用,但能够增加信仰,能够给人持续提供能量。读书就是这样,热爱读书的我,如果有一本实体纸质书摆在面前,不翻开它,它就是一件艺术品、收藏品;翻开它,里面记载的知识就能与我的思想碰撞发生绚丽的火花。读书这件事,需要实体书才能带来充分的仪式感。试想一下,未来某天的一段闲暇时光,看着满墙的书柜里安静的排列着一本本藏书,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光是看着这些藏书,内心就会觉得十分平静,我想这就是纸质书的收藏意义。纸质书就是具备这样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性,是电子书所不能提供的。
电子书适合什么人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纸质书和电子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之别。电子书由于其轻便的优点特别适合外出旅行携带,适合不是太注重读书质感但注重便携和数量的人们。电子书同样适合阅读网文小说等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书籍,阅读这些内容时不需要作太多深入思考,也不用来回翻阅,用电子书一口气从头读到尾,其实也比较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