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妞妞一直在寄宿制小学就读。说起选寄宿制学校也是两难之选。当时妻在地方报社任编辑,每周工作六天,其中有五天编辑排版,每次编辑都在夜里十一点左右回家,遇到重大宣传任务忙到下半夜也是家常便饭。父母都不在身边,接送孩子的事情将都压在我一人身上。我平时应酬不多,但有几位好友经常聚聚,这几个好友之间的聚会没有非常非常特别的原因是万万不能缺席的。
考虑到这些原因,我就和妻商量着找个可寄宿的学校。当时公立小学不仅不能住宿,连午饭都没法吃,只能去学校周边的学生小饭桌,而做为食药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是深知小饭桌的情况的,所以直接把公立学校全部排除。择校时首先考虑的是新房附近,离我的新房只有3里路。这是一所私立小初联校,当时是一中的一名退休校长召集一些教育界的精英创办的,因管理有方,培养得力,小初联读后基本能上重点高中,曾经也是名额紧缺。
到学校实地查看时才发现,这所学校的校舍全都是借用的兵营的宿舍和配房改建。校门口还挂着xx部队xx团的招牌,校园或是军营里有很多郁郁苍苍的大树,低矮灌木也如同队列般整齐有序,只是除了门口放哨的两名战士外,再也看不到一丝军营的影子。正值周末,没见到教师和学生,一名在学校看门的大伯告诉我们,创始人到南方办校去了,优秀的教师流失不少,现在的学生多是从农村来的。。。对我们夫妻来说,对农村的孩子我们并不排斥,让孩子多同农村孩子接触也许能培养她朴实豁达的性格。但是,一个团队缺少一位擅管理的领导肯定不会有长足的发展。
带着遗憾把这所学校排除,我们把目光转向华奥小学。
华奥小学据说是一所外资学校。为了发展经济,政府大力提倡招商引资。当时的外资还都要求一定是境外的才算数,后来演变成省外也是外,市外也是外。全国招商,哪有那么多的外商来投资呢?结果是招商纷纷变了味儿、降了格,直接变成镇外也是外,几个乡镇互相投资,充做任务数。这所小学究竟是哪里投资我们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教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
为了能了解到真实的校况,这次我们夫妻专门请了半天假,抽上学时间来了解。这所学校原是供销社的一处仓库,二进的大院,坐北向南,校南校东是城市的两条主干道,附近有十几班公交停靠站,交通相当便利。
初次上门,在门卫处登记个人信息后,保安告诉我们,招生由教导处朱主任负责。告别门卫我们一路缓行。大门西侧是一个小活动场所,有个沙坑,还有些摇马、小滑梯之类的娱乐设施,原来这里还有个幼儿园。大门东侧是个车棚,教工的交通工具都停放这里,车棚往北是一个。。。。动物园??
嘎嘎的几声鸟鸣把我们吸引过去,果然是个动物园。只见大约有两百平方的一个栅栏,里面是铁笼彩钢瓦和茅草搭建的一所园子。两只兔子见到我们毫不害怕,把两只前爪搭在笼边,鼻翼不停的唏动着,似乎耍嗅探我们身上的味道;四五只孔雀个头有点小,对我们只是望望再不理会;那边是两只奇丑无比的鸟,鼻子长长的从喙角耷拉下来,脖子上没有一根羽毛,却又红通通的一直垂到胸前,活像两个喝醉酒扒掉上衣的醉汉。嘎,又是一声,这东西不仅长的丑,叫起来也是这么难听。环顾四周,只见还养着几只鸭子,几只鸡和一条狗。
在学校里见到动物园,我们很是感到新奇,我们还会遇到什么呢?带着兴奋和猜测我们继续往里走。“叔叔阿姨好!”突然间,两个女孩跟我们打招呼。你们好,小朋友好,同学好。。刹那间,不知该怎么称呼这两个朝气礼貌的小女孩,嘴里只唔出两个好来。妻也兴奋的睁大了眼晴,这里的学生怎么这么有礼貌?按常规,我们只会给熟悉的人打招呼的?这是个什么样的学校?这里又有什么样的老师???
朱主任
循着门卫给我们的地址,我们去南教学楼的三楼去找教导处朱主任,一路上又遇到几个向我们问好的学生,同时我们注意到台阶上从中间划了一条线,把台阶分成两边,左右分别画着向下向上的脚印,台阶两侧护栏上写着文明和励志类的文字。门厅墙壁上挂着教师制度和学生守则,走廊的墙上则挂着世界名人名言。告别校园多年,现在的学校竟有这么大的变化。
三楼右拐第一个门就是教导处,朱主任正好在办公室。这是一位和蔼的小老头,干干瘦瘦、精神矍铄,年纪看上去也就五十二三岁。那时机关事业单位还可办理内退,有些部门为了给年轻人提供空间,就让告别领导岗位的人提前退岗休息,等达到退休年龄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这就是内退。而内退下来的人刚50来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不安分的会二次创业,安分的在家养养花鸟、看看孩子。没孩子可看又闲不住的这些人便会被一些行业内的单位盯上,请来搞搞管理或协调什么的。
朱主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聘来的。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朱主任简单问了下孩子的情况,诸如年龄、在哪上幼儿园、爱好之类,然后约定时间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