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愚人节的起源,大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大致总结了一下,流传比较广的有以下四种。
1、1582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高利历(即通用的阳历),以元旦为一年的开始,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为新年的开端。但一些守旧派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的历法在这天送新年礼,庆祝新年。
聪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2、相传距人类始祖亚当之后约一千六百五十年间,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但仅留下亚当的第三个儿子慧德的后代诺亚,他以一条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后,诺亚便放出一只白鸽,想探求一块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去做一种毫无意义的事,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为“愚人节”之起源。移动图片
3、据古罗马残籍记载:罗马在每年四月初举行“蔓姜会”,某年“蔓姜会”,主宰之神雪丽丝之女白洛赛苹娜在极乐园采摘水仙花时,遇见冥府王菩拉多,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示爱,菩拉多便娶白洛赛苹娜为冥府王后,当他们两个返回地府时,菩拉多乃差使地府中之鬼怪发出吃吃之笑声,以愚弄雪丽丝,而雪丽丝果被愚弄,她乃循着声音的来源寻觅。因此,他们便以每年之“蔓姜会”为“愚人节”。
4、英国有一个民间传说,认为愚人节与一个名叫“哥谭镇”的城镇有关。传说在13世纪有这样一个传统,凡是国王巡视过的道路都会收归公共所有。哥谭镇的民众不愿失去他们的主干道,于是散布了谣言,希望能够阻止国王的巡视。国王遂派遣消息官前去打探,消息官到达村镇之后,发现满街都是疯傻之人。国王便放弃了巡视的计划。于是愚人节便由纪念哥谭镇镇民的谎言而来。
虽然愚人节很早就诞生在西方了,但是传入众国却还是在改革开放之,但是自从他传入到中国之后,他的发展之迅猛,令所有人吃惊。究其原因,不仅是愚人节本身的娱乐性质,以及带来的欢乐气氛,同时他也补全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短板,纵观中国的节日,没有一天是用来搞怪,整蛊的。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是愚人节流行的基础。相比从前,个体不需要依附伦理关系网就能存在,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几率很高。父母目不识丁而子女成了名教授,父母分文不名而子女资产上亿的例子不胜枚举。
网络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单一中心模式,进入多中心时代,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全面扁平化。我们也越来越能看到人人都是中心这一现象的建立,多少网络名人一夜成名,粉丝众多。
因此愚人节特别受中国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愚人节正是这样一个甩开“束缚”的节日。这一天,你可以借着节日的氛围、营造出的态势,抛开平时顾虑,去小小捉弄你的老板、你的老师,甚至你的父母。愚人节这个“没大没小”、看似“百无禁忌”的节日,正适应了当代社会的背景,迎合了年轻人的心态。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过愚人节,具有补偿传统节日伦理性较强等缺憾的功能,能满足现代人感受平等略微释放的节日需求。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你的“尺度”。虽然在这一天你可以“无法无天”,捉弄你的老师,上级,和父母。但是过了今天,就没有“节日光环”保护你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那你过了今天可能就要去过清明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