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公元前1300年,中国商朝晚期出现了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也就是现代史学家陆懋德命名的“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这是中国甚至东亚范围内已知最早的形成体系的古老文字。
在中国汉字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商代文字上承原始时期的刻绘符号,下启西周文字,正是汉字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天的汉字或者说楷书,就是由商代文字逐渐演变而来的。
除了甲骨文,商代文字还包括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金文。它是比甲骨文更正式的书体。
这些最早拥有一定体系和严密规律的文字成为了中国现代汉字的鼻祖。在目前发掘的大约15万片甲骨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象形、指事和会意等汉字造字的“六书”原则和方法在这些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更重要的是,甲骨文为我们解读三千年前商朝人的生活面貌,提供了更确切和丰富的证据,解决了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提到了许多商朝王室信息,如武丁的妻子妇好。
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在商代一片甲骨文是如何形成的?
提到殷商文明有三大特色,最早的信史、饮酒和敬鬼神。商代晚期从盘庚迁殷到商纣灭亡共经历了273年,而甲骨文就是期间王室用来占卜记事的载体。所以用于占卜的甲骨文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加工材料。
专门负责占卜的卜官对龟甲、兽骨进行加工和刮磨;然后在甲骨的反面挖出长方形的槽,叫做“凿”,在槽的旁边再挖出椭圆形的小窝,叫做“钻”。而且卜官还会在这些甲骨的边缘部位刻写上材料的来源,以及保管情况的文字,称"记事刻辞"。
其次,火烧问卦。
卜官在占卜的时候,用火柱烧灼钻孔,这样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卜”字形的裂纹,这种裂纹被称为“卜兆”。商王或卜官就是根据这些兆纹的形状来判断吉凶的。
最后,记录卜辞。
占卜活动结束后,卜官就会在兆纹的旁边刻上占卜询问的内容或者应验的情况、天干地支时间等,叫做“卜辞”。
卜辞的文字一般很简短,大多只有十几个字,而且有一定的格式。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前辞(占卜的时期和人名)、命辞(卜问的事情)、占辞(占卜后的判断)、验辞(事情应验情况)四个部分。
占卜之风盛行,可以说是商代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天文星象,下到国王的生活小事,都要求神问卜,推测吉凶祸福,从而决定人的活动。
那么,这些卜辞都记载了些什么内容,它背后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一、农业收成。
农业是商代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商王非常重视农业,经常进行卜问。
例如,一片甲骨文中记载“甲辰贞其登黍”。意思是甲辰日卜问,是否征收粮食黍?
“东土受年?王占曰吉。”“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这是商王在卜问从中央到四方的收成,得到的都是吉兆。
于是,“(王)大令众人曰,(耕)田,其受年?十一月。”意思是王命令众人到田里进行集体耕作,是否能得到好收成。
二、预测气象。
靠天吃饭的古代,自然极其关注天气情况。所以,卜辞中问是否下雨的卜辞很多。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就是在问当日是否下雨,又问了雨来自何方。
三、生育疾病。
这类卜辞主要见于武丁时期妻子妇好的卜辞中,如妇好墓中发现了200多片甲骨文,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人物资料以及历史信息。
“甲申卜,妇好娩,嘉?王占曰:其唯丁娩,其唯庚娩,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意思是妇好临近产期,武丁希望生男孩,于是求神问卜。结果隔了三十一天,妇好生下一个女孩。可见当时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生子曰嘉,大吉大利,生女则是不嘉。
此外,卜辞中还有关于疾病的询问,如妇好得了病,占卜问会不会牙齿痛。
卜辞内容主要还涉及商王行猎、祭祀、战争等国事以及生活中做梦、疾病等小事。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大致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以及国家发展趋势。
那么,从文字的发展历程来看,甲骨文中的文字有什么明显特点呢?
一、象形程度比较高。
汉字造字“六书”原则中,象形是造字之初最基本的方法。所谓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的形状来创造文字的方法。古埃及的象形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美洲玛雅文明的文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
甲骨文作为汉字成熟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同样具有象形字的特点。例如在安阳发掘的一辆马车形状就和甲骨文中的“车”字一模一样。
再如鱼,一片甲骨文中的“鱼”就是明显模仿了鱼类形状,也就是今天的“鱼”字演变而来的。
二、初级版的会意字形成。
会意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组合成为一个新汉字。甲骨文中也出现了许多会意字。
例如“雨”字在甲骨文里有一种写法就是倒立的“山”表示天空,然后下面加三点表示雨。另外,“牢”字甲骨文中表示里面是一只羊,两个羊角,外面是羊圈,表示这是个圈羊的地方。如果里面是“牛”,说明圈的是牛。这就是会意字。
三、具有装饰性笔画。
所谓装饰性笔画就是字已经写完,但是造字者为了对所写的字进行美化,往往在字的某个部位添加一笔或者几笔作为装饰。
例如一个刻在陶片上的“鼓”字,这是甲骨文中最常见的字。一般是左右结构,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左中右结构,实际上意义是一样。
因为中间部分表示的是一个木头做的鼓座,圆形部分就是鼓,上面跟一个“山”字,那就是一个装饰。右边一只手拿着鼓槌,左边也是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
所以,甲骨文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三千年前商朝人的生活面貌,也记载着当时的流行文化、文字风格,甚至创造者本人的个人喜好。
可以说,甲骨文关联着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研究商代史的第一手资料。因此,甲骨文和敦煌藏经洞、流沙汉简、明清内阁档案并列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