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没有和水心老师那样天生酷爱书,读过什么书,是否喜欢过读书,印象中都是模糊的。小时候父母在外经商,一直跟随姥姥长大。姥姥虽没有文化,但是却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也照样学习成绩优异。记忆中,每天晚上都喜欢坐在床上看书,所以才看成了“近视眼”。
升入中学后,一次生日,舅舅送给我一本《水浒传》,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名著,然而这本书却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始终放在床头,偶尔翻阅几页。不知什么时候,被里面的剧情吸引,慢慢加快了阅读的速度。那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那么厚的一本书。随后又阅读了鲁迅全集,都说他的文章很难读懂,但是有的文章却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比如《药》。中学生涯,留给我的或许就只有对这两本书的印象了。
高中生活,印象中是高高的书籍,是专业的乐谱,并没有留下过多的有关阅读的回忆。升入大学后,进入音乐学院,一位舍友偶尔讲起《简爱》、《白与黑》等,突然发现,原来我们音乐学院也有这么酷爱阅读的人,不禁感慨错失了高中的大好阅读时光。在一次欧洲音乐史的欣赏课上,我看到了《巴黎圣母院》的视频,了解了其背后的故事,不仅让我拿起这本书仔细阅读,至今也让我印象深刻。大学生涯中,尽管图书馆中的书籍琳琅满目,但是似乎我总是走进去后不知道借什么书,又空手走出来。或许直到那时候的我都不太喜欢阅读吧。
走上社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成为一名音乐专业的语文老师时,让我感到自己对于文字、对于知识的匮乏,让我感受到迫在眉睫的要进行阅读,然而阅读这件事又怎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呢?一些提升教学专业的书籍开始被我关注,然而当时感触并不深。直到接触了数字化教学,发现曾经比较时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无法赶上教育的时代发展,已经无法让孩子们享受到当代的教育了,于是《思维导图》《PPT设计》《TED》等这些有关技术的书籍首先满足了我在技术操作上的需求。一年后接触了互联网学习,发现原来那么多名师已经在自己身边。接触了国学老师曹亚男,我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在线上课堂吟诵诗经,让我真正感受到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古文也是这么美妙的,有这么多学问深藏其中,我开始阅读《诗经》、叶嘉莹的《人间词话》等书籍,让我稍稍有了一点语文老师该有的味道,也让我开始喜欢上语文,喜欢上阅读。随后认识了时朝莉老师,第一天彩虹花晨读的《早安,小松鼠》,之后的《村小识字歌》都那么的朗朗上口,也让我慢慢对诗歌、对 整本书阅读产生了兴趣,《如何读一本书》、《阅读的力量》成了我最喜欢阅读的书目。
成为一位乡村老师,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苏东坡传》、《文化苦旅》和学生们一起研读,一起感受文章的韵味。成为一位母亲,亲子共读时光,《神奇校车》、《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很多美丽的绘本让我找回了童年,也让我从中成长。每天都会和孩子一起安静的读一会儿书,静下心来,沉浸书籍中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记得研修班开班时,问了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想每个人的角色都会有很多种,然而无论哪一种角色,让你收获了、成长了,那您的角色都是成功的。一路走来,对阅读的感悟从无知、懵懂到喜欢,这个过程确实需要时间、经历才能慢慢的体会。我现在喜欢上了阅读,喜欢泡在图书馆、喜欢呆在书店,喜欢寻找宁静的地方去读书,我想我已经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