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两把刷子”——《刷子李》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我们小时候都学唱过这首欢快活泼的波兰儿歌《粉刷匠》。不过,课文中的神人“刷子李”,刷多少间房也不会让自己的鼻子“变了样”。在作者冯骥才的笔下,这样身怀绝技的“俗世奇人”多着呢!下面就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泥人张”。
一、“泥人张”和他的泥人
《俗世奇人》是作家冯骥才所著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用凝练精到的语言塑造了十几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俗世奇人”,“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其中的人物。“泥人张”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原名张明山,是清朝道光年间天津的一位民间泥塑家。“泥人张”从小家境贫寒,跟着父亲以捏泥人为业。他心灵手巧,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经常在集市上、戏院里细心观察各行各业的人物,在袖子里偷偷地捏制泥人。他捏的泥人个个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捏什么像什么。到底有多像呢?冯骥才在《泥人张》里写了这样的情节,一个外号“海张五”的人出言冒犯泥人张,于是泥人张这样回敬了他:
(泥人张)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艺高人胆大”,说的可不就是泥人张吗?泥人张的泥塑手艺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泥人张彩塑取材丰富,各种神话传说、英雄故事、戏曲小说里的人物都能被拿来捏成泥塑。而且泥塑的人物神态惟妙惟肖,逼真酷似,就像要活起来了一样。泥塑的色彩也鲜艳精致,让人一旦赏玩起来就爱不释手。
“泥人张”彩塑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品。直到现在,泥人张亲手捏的泥人还保存在天津博物馆。“泥人张”也成为天津的一张文化名片。如果去天津旅游,不仅要吃狗不理包子,还要记得去泥人张博物馆打卡哟!
二、万花筒般的中国民间艺术
除了“泥人张”的泥塑,我国还有太多值得骄傲的民间艺术。比如年画、皮影戏、剪纸、传统杂技、舞龙舞狮、中国结、风筝……下面就带大家多了解一些吧!
皮影戏:最早的“电影”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或灯影戏,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据《汉书》记载,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因病去世了,汉武帝十分悲伤难过,甚至上朝理政都没有精神。一位叫李少翁的术士想了个办法,他仿照李夫人的画像,用布帛制成李夫人的形状,到了晚上,他拉上帷帐,点上灯烛,配上李夫人平日喜爱的音乐,用木杆和绳子在幕后控制着布帛的动作,皇帝远远看去,仿佛婀娜多姿的李夫人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不由得龙颜大悦。这就是传说中皮影戏最早的由来。
一出皮影戏就是一场令人目不转睛的生动戏剧。皮影戏演出时,皮影艺人坐在白色的幕布后面,一边用竹棍操纵着皮影,使皮影在白色幕布前呈现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动作,一边配合着皮影戏的情节配上念白和曲调。表演者旁边通常还有负责配乐的乐班。皮影戏使用的皮影也大有讲究,皮影通常用驴皮和羊皮制成,经过处理后的皮影呈半透明状,方便绘制图案和上色。每一个皮影人偶都需要手工雕刻上千刀,而且人偶的头部、四肢、躯干要分别雕刻,再用线连缀在一起,这样,皮影在艺人操控下才能灵活自如,栩栩如生,无论是跑、立、坐、卧,还是滚、爬、打斗,你能想象的动作皮影人偶都能做出来。小小的皮影有着大大的奥秘,每一件皮影都是精美的艺术品。皮影戏在我国流传的地域非常之广,是重要的民间艺术瑰宝,也许你的家乡就有。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欣赏一下。
“剪不断”的剪纸
每到春节,人们会在家里张灯结彩,贴春联,贴窗花,不亦乐乎。“窗花”就是贴在窗户上的造型各异的剪纸。剪纸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艺术,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千变万化,剪出活色生香。剪刀用起来简单,但是要剪好剪纸却不容易,因为剪纸最注重的是“镂空”,有了镂空,一张纸的内部才会出现丰富生动的图案。剪纸靠的是“心灵手巧”,既要善于观察和想象,构思出好剪、好看的图案,同时手里的剪刀也要用得灵活,如果一个不留神,把图案里不该剪的地方剪断了,整幅剪纸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只能从头再来。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也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和舞狮来祈祷龙和狮子的保佑。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他一些庆典活动,人们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也有人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跟着传入了中国。
三、汤姆·索亚刷墙的故事
刷墙这活儿看起来又乏味又辛苦,但是刷子李刷起墙来却仿佛在进行艺术表演,轻松自如,行云流水,美得很。在徒弟曹小三看来,师父出神入化的刷墙本领,自己恐怕要学一辈子才能学明白。
对刷子李来说,刷墙可能是种享受,但对一个叫汤姆·索亚的男孩儿来说,刷墙可就是门苦差事了。不过,这也难不倒淘气顽皮又聪明机灵的汤姆。让我们一起去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看看,这个男孩儿是怎么刷墙的呢?
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星期六早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每个人的脚步都是那么轻盈。然而汤姆却垂头丧气,心中充满了惆怅,这是为什么呢?瞧他:一只手拎着一桶灰浆,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长柄刷子,愁眉苦脸地站在一堵墙面前。
原来,汤姆因为偷吃东西,被他的波莉姨妈罚到这里来刷墙。这堵墙可是三十码长、九英尺高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刷完。
汤姆一边叹气,一边用刷子蘸上灰浆,一下,两下,三下,有气无力地刷起墙来。过了会儿汤姆停下来看了看,天哪,这刷过的部分跟没刷过的部分相比,就像一滴墨水掉在了球场上。此刻这堵墙看起来简直大得无边无际。
汤姆灰心丧气地在一块木箱子上坐下来。他看到家里的小用人吉姆手里提着一个锡皮桶,蹦蹦跳跳地从大门口跑出来,要到镇上从抽水机里提水。在汤姆眼中,这原本是件挺烦人的活计,现在他可不这样看了。汤姆说:“喂,吉姆,如果你来帮我刷点墙,我就去帮你提水。”
吉姆摇摇头,说:“不行,汤姆少爷。太太叫我去提水,还吩咐我只管干自己的活,莫管他人闲事,她说她要亲自来看看你刷墙。”
汤姆听吉姆这样说,就说:“吉姆,你让我去提水的话,我就给你一个好玩意儿,一个白石头子儿!我还给你看我那只肿起来的脚指头。”
吉姆被汤姆的诱惑打动了,他放下水桶,接过白石头子儿,饶有兴趣地弯着腰看汤姆解开缠在脚上的布带子,看那只肿痛的脚趾。可还没等看到,吉姆就拎着水桶飞快地跑掉了,因为波莉姨妈此时从田地里干活回来了。汤姆连忙装模作样地用力刷着墙。
汤姆想起原先为这个休息日所作的一些玩耍的打算,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如果附近那些做游戏的孩子看到他不得不刷墙干活,会大肆嘲笑挖苦他的——一想到这,汤姆心里就像火烧似的难受。他在闷闷不乐中,拿出他全部的家当宝贝,仔细地看了一会儿——有残缺不全的玩具、一些石头子,还有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突然,汤姆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汤姆拿起刷子,一声不响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本·罗杰斯出现了,他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模仿着蒸汽轮船的呜呜声向汤姆走过来。所有的孩子当中,正是这个男孩叫汤姆最害怕,汤姆最怕他的讥讽。本幸灾乐祸地对汤姆说:“哎呀,你日子好过了,是不是?”
汤姆没有回答,只是用艺术家的眼光审视他正在刷的墙,接着又轻轻地刷了一下,像刚才那样打量着。本走过来站在他身旁,说:“我要去游泳啦,不过看来你去不了,你得在这干活是不是?”
汤姆打量了一下本,重新开始刷墙,漫不经心地说:“这也许是干活,也许不是。我只知道这对我来说倒是很好玩,毕竟哪个小孩儿能天天有机会刷墙玩儿呢?”
本不由得停止了啃苹果,看着汤姆灵巧地用刷子来回刷着,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被吸引住了。他说:“喂,汤姆,让我也来刷点儿吧。”
汤姆想了一下,说:“不行,本,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面墙是很讲究的,刷这墙一定得非常精心。我想也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找不出一个能按波莉姨妈的要求刷好这道墙的。要是你来摆弄这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
本十分急切地说:“就让我来试一试吧。我只刷一点儿,我把我的苹果给你!”
汤姆把刷子让给本,脸上显示出不情愿,可心里却美滋滋的。本在阳光下大汗淋漓地刷着墙,他却坐在大树的阴凉下,吃着又甜又脆的苹果。
每过一会儿,就有些男孩子从这儿经过。起先他们都想来开汤姆的玩笑,可是结果都自愿留下来刷墙,还拿自己的稀罕玩意儿跟汤姆做交换,汤姆一下子变成了腰包鼓鼓的阔佬。他收获了十二颗石头子,一支破口琴,一块可以透视的蓝玻璃片,一门线轴做的大炮,一把什么锁也打不开的钥匙,一截粉笔,一个大酒瓶塞子,一个锡皮做的小兵,一对蝌蚪,六个鞭炮,一只独眼小猫,一个门上的铜把手,一根拴狗的颈圈,一个刀把,四片橘子皮,还有一个破旧的窗框。
一整个下午,汤姆都过得舒舒服服,看着那堵墙被刷了整整三遍。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光了的话,他会让村里的每个孩子都掏空腰包破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