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李珊
这节课,我自认为是一节还不错的课,因为我整合了之前外出听公开课的评课建议,以及当时指教老师的优秀处理方法,设计了一节“我认为的好课”。没想到自己犯了大错误:“就是全程包办学生的问题”。
在最核心的实验部分,我已经提出了问题:“怎么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给学生提供了仪器:钙片、足量稀盐酸、玻璃棒、电子天平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仪器的功能,我的意图是让学生知道:钙片和稀盐酸要放在烧杯中,称量时候肯定要称烧杯。也提问了“玻璃棒的作用----用于搅拌”,本意是让学生要注意,称量时候要记得称玻璃棒。
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在第一个问题,基本答不出来,我找不到完全正确的答案,所以我根本没法让他们投票作答,只能放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答案,先做实验,等会告诉我他们的想法是否改变。
在实验结束,确实有孩子改变了想法,知道要称量烧杯,钙片,稀盐酸。玻璃棒是否要称量,只有少部分孩子有考虑到。我请这部分孩子,说出他们的看法。肖说:“实验结束后,玻璃棒沾了些残留的药品,所以实验前和实验后都要称量。”说完,孩子们都转向观察自己组的玻璃棒,“哦,原来还有玻璃棒!对,如果不称量,结果会偏小!”
因此,在实验步骤环节,我不必对孩子一开始不能写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而焦虑,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大胆尝试,从错误中找到经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在第二个问题中,全班同学都选了正确的答案(除了三个乱按反馈器的,我翻牌做了批评教育)。我按选项挑人,请他说明原因。毛同学说:“因为如果是钙片倒入稀盐酸,钙片粉末会粘在烧杯内壁上,造成损失,会使结果偏小。”我很满意的让他坐下。课后听课老师给我的建议是,为什么不再挑一个人说明理由呢,也许有不一样的想法,比如“如果把钙片倒入稀盐酸,稀盐酸会溅出来,也会造成损失。”
确实,课堂中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求标准答案,应该听听更多不同的声音。
在第三个问题中,我发现孩子们做完了,也只有少部分能写出正确答案。反思原因,发现实验过程中,他们滴加稀盐酸时候,没有一点点加,而是一次性全部加完,根本就没办法确定是不是完全反应了。
反思,他们在实验前没有去“考虑如何确保反应完全?”而是简单的完成实验。因此,在这里也可以请得出正确结论(继续加稀盐酸,无法产生气泡)的小组,分享经验,其他组从中学习到,要注意药品用量,时刻观察实验动态,及时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反应了。
纵观这节课的设计,做的好地方是最开始的实验原理部分的讨论:
我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写出关于碳酸钙的反应。让他们选择实验室中碳酸钙反应的最佳方案,并从选项中挑人回答。余同学认为“高温”条件实验室很难达到,因此不选择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
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我没有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将实验最核心的部分,实验步骤,全部按照框架的格式罗列好,使学生缺乏实验策略。
王博士认为,实验步骤是科学探究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让每个小组自己设计步骤,然后直接实验,就会有自己的数据,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转化,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或者柱状图来比较数据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组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发现错误,下次就会注意避免。
科学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他才会对化学感兴趣。理解学科的本质,而不是很生硬的记下知识点,培养一个有创新力的”科学家”,而不是考高分的“学霸”。
王博士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一学期可以只做一件事,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比如一节课花5分钟培养孩子“数据转换的能力”、“数据收集能力”、”提出假设”、“设计步骤验证假设”等,一步步培养,当每个能力都有的时候,他会主动去思考问题,想着怎么去把它完成,教学这项工作,也会变得有趣富有挑战性。
在评课后的实验考试中,我采取了王博士的意见,最后一个班级,我只给了实验题目:“探究氢氧化钠变质了吗”和“提纯粗盐”。
刚好两节课,一节40分钟,完成了两个实验探究。在这两节课了,我真的看见学生不一样的一面,活泼、喜欢讨论、好奇的一群孩子(平时都是闷闷的一群乖乖孩子,不发表或者不敢发表意见)
我给他们5分钟,2人一组先讨论实验方案,然后直接开始做实验。实验中,他们不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试着观察别的组的做法,调整自己的方案,当然也有求助我。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他们喜欢实验,渴望解决问题。
想跳出应试教育真的很难,而我要试着勇敢跳出去,幸好遇见了一群乐于改变教学的麻吉星精英团队的伙伴们,我相信,我的课堂也会慢慢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