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月亮有特殊的感情,不仅在诗词里吟诵,也会于散文里记述,今天我们一起读一篇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xìng)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散文非常短,意思也不难懂,译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月光从门窗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这篇散文就是一则日记,只有百字许。何以能够流芳百世,打动无数人的心呢?
写作背景
苏轼写此文的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同僚举报,卷入北宋著名的文字狱,身心受尽煎熬,一度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因北宋没有杀文臣的先例,而且多方人士为其求情,宋神宗也爱惜苏轼之才,于是将其贬至黄州任团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
劫后余生,苏轼的思想和文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前期,他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重,文风昂扬向上,欲奋发有为,经此一劫后,他站在更高的角度,对人生的意义有更深刻的思考:生命是短暂的,像曹操、周瑜,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放在历史长河中看,也只是短短的一瞬,那什么才是人应该追寻的?什么才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呢?他由此而放弃了前期的功名之心,以为,“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换而言之,如现在说的通俗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功名利禄,不需要刻意追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的美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人人可以得而享之的,也就是珍惜现实的人生。这就是苏轼思想认识转变的根源。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苏轼将他的贬谪生活过成了“诗”:开荒种地,有了东坡之别名;发明了东坡肘子的吃法;游赤壁、因而写下著名的散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那首《念奴骄●赤壁怀古》.......就连月夜和朋友随便在院子里转转,也能写成千古名篇。这是一个多么诗意的人啊!“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他终于将生活的砂石打磨成了珍珠,结成珠玑文字,熠熠生辉。
启迪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再来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想我们一定会有不同的体悟。在当下的社会,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也有了充足的条件去追求精神生活,但是,诗未必就在远方,它不仅可以在名山大川、异国他乡,也可以就在身边的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当空明月、耳际清风,还可以是平凡生活里的一点善意、一场大笑、一丝感动。甚至,苦也为诗,哭也为诗。生活给我们提供了酸辣苦甜各种原料,希望我们都有独门秘笈,将它酿造成美酒。
为今生有缘,干杯,愿今生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