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让学生们写下自己认为可以完成期末论文所需要的天数,有30%人选择一周,46%人选择1-2周,其余的人则选择2周以上。结果,所有人完成了论文,只是都比自己当时预期时间要长。
不仅哈佛学霸们会拖延,就连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也难逃拖延的魔咒。据说他花了整整12年才完成了《蒙娜丽莎》的嘴唇部分,整幅画一共花了16年。这速度,应该算得上拖延届的鼻祖了吧。而他唯一一副按时完成的画作是《最后的晚餐》,因为当时的经纪人威胁他,如果不按时完成,就再也拿不到资金赞助。压力之下,达芬奇终于按时交稿。
如果拖延是人类悠久的“历史传统”,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拖延?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拖延?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在这本《拖延心理学》里就详细地阐述了拖延症的根源,并给出了详细的建议。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希望通过阐述拖延症的成因,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学会让自己的心理更为成熟。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均为心理学博士。在简.博克自己的网站上,她谈到,当年挣扎着写完论文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她在伯克利大学创建了拖延小组。和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袁博士写这本《拖延心理学》第一版的时候,她们足足拖了两年才交稿。好在到第二版的时候,两位作者终于按时完成,顺利交付。
《拖延心理学》共有两个部分,主要从情绪,时间感,生物,及人际关系四个方面探寻拖延的原因,并给出合理建议,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会拖延,以及如何减少拖延。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作者所强调的,希望人们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不否认,不遗忘,而是如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接受真实的自己。
-
你不是真的loser
你一定有这样一个朋友:他二十七八,大学毕业就找了一份四平八稳的工作,几年下来,周围同事升迁的升迁,跳槽的跳槽,唯有他还在原地踏步。每次他和你抱怨工作无聊,你都会建议他考个含金量高点的证书给自己加点价,每次他也会说是啊是啊,哎呀我就是太懒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懒么?并不,他只是害怕失败。看电影,打游戏,样样都比考试有趣,一想到要放弃这些,有些人就觉得还是站在原地比较安全,所以,任凭别人再怎么竞争,他们永远是“随便你,我无所谓”。同时,他们还会有种幻觉:要是我开始做了,我也能竞争过别人。其实是他们不愿意别人看出自己的软弱和无能。
建议:树立成长型心态。没有人生来就掌握了所有的知识。事实上,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有趣,因为通过做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拓展自己,并从中学习。失败可能会让我们失望,但是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实际上,失败是一个让我们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我们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
完美是一场幻觉
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你也想通过报个网课学点新技能,让自己能更快的升值加薪。可是,当你看到网上那么多种类繁多的课程时,你傻了。光是“职业发展”一个类目下面就有“求职应聘,个人提升,职场能力,专业岗位,管理能力,职业考试,市场营销,商业创业”这么多子类。你觉得演讲口才很重要,当领导要口才好,可是知识管理也很重要,那么多选择,哪个才是最好的呢?你想了10秒,最后你选择关上网页,打了2个小时游戏。
建议:世界上存在一个完美方案么?如果有,它就在每个拖延症患者的心里。因此,在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之前,他们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也不愿意承担任何任务。因为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他们便无法忍受到时候后悔与自责的痛苦。与其冒着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不如什么也不做。完美方案的追求是一种孩子式的幻想,真相是我们既不是全知的,也不是全能的。
-
未来很快就来
如果你需要在6个月后交一份研究总结,你会怎么做?虽然很多人会列好计划,每天,每注,每月完成多少,但是真相是大部分人会拖到最后一两个月甚至最后两周集中完成。毕竟,6个月后的事情离我们太远了,远到不真实,远到我们完全没有紧迫感。因此,即便6个月后的报告很重要,还是先放一放,先干点别的吧。
建议:相对于钟表告诉我们的“客观时间”,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主观时间”。人们总是根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坐标来感知时间,因此,很多人容易轻视未来。这个时候,把任务切分,并经常奖赏自己,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试着让未来不那么模糊,让它与当下的联系更加紧密,时刻提醒自己,这个长远目标对自己的重要性,因为它可能决定了你是谁,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没错,拖延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拖延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懒惰和绝望。用作者的话说,有时候对一些事情弃之不理反而最好。但是最重要的是,学会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从容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掌握取舍和得失,不勉强,不焦虑,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