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喧闹到平静,从青涩到成长,从匆忙到恬淡,从忧虑到勇敢——三年来,香港这座城,见证了我许多的改变。
——初见
决定来香港读博,大概是出于我对美国大农村好山好水好无聊的厌倦,让我对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有着不知从何而来的憧憬。印象中的香港,有国际化全英文授课,有国际顶尖的名牌潮牌,有香港小姐,有林立的摩天大楼,有可以跟华尔街媲美的全球金融中心称号,这一切,几乎满足了我对它的所有期待。
然而刚到香港报道的第一天,就是如此的慌张。一路上一直在纠结是该说普通话还是英文呢,毕竟我一点粤语都不懂。听说英文也是香港的官方语言,毕竟在美国也习惯了,那就决定用英文吧。到宿舍跟宿管大叔用英文介绍了自己表明来意之后,大叔回了句:“你会讲国语吗?” 国语?是普通话吗?愣了一秒钟后,开心地和宿管大叔用普通话聊了起来。
之后的日子里,虽然曾经尝试过要学习粤语,但发现香港人普通话普及率越来越高,除了去菜场买菜遇到年老的伯伯阿姨,普通话完全可以hold得住。所以结果就是,到现在我还不会讲粤语。
宿舍放好东西,就去教学楼转转吧。赫然看到学校正门口标志下面挂着的红色条幅,哎呦,厉害了我的香港学生,这是要罢课啊,这么嚣张学校不管吗?后来慢慢的发现,学校专门设有民主墙供学生表达自身意愿,学校的学生会有时候也会代表学生,反对校委会制定的政策。
不过,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很少参与到其中,大家会把更多精力放到学业上。读博期间做过几次助教,成绩好的作业不用看名字就知道是内地生做的。大部分来香港读本科和硕士的内地生会把香港当做跳板,拿一个好成绩再出国深造。
学校的事情安顿好之后,决定上街去逛逛,终于到了最期待的部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旺角,尖沙咀,铜锣湾,中环,这些中心区到处充满着喧闹和人山人海。街旁的店铺一家挤着一家,最多的就是金店,药店和美妆店,感觉三五步就能遇上一家。从内地来的很多游客都是拉着箱子在街上买买买。
寸土寸金的香港,消费成本也很高。认识的港漂留学生在外租房,四五千一个月只能租到十平米以下的空间。来之前觉得博士生一个月一万多的补助应该算蛮多了吧,结果发现原来和快餐店洗碗工是一个级别。
都说香港美食多,车仔面,烧味烧肉,各种粤式早茶点心米其林...然鹅,这里没有校门口的小吃街,5块钱的早餐豆浆油条,麻辣烫,鸡蛋灌饼,煎饼果子,晚上下课后组团去撸串吃夜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香港第一家煎饼果子店前不久刚刚开业,还在朋友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价钱嘛,也是美好的让人望而却步,一张饼也就均价38吧。没有了学生党消费得起的小吃,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在香港的学生宿舍提供公共厨房和聚餐场所,可以时不时打个边炉。
除了吃喝,玩乐也跟内地差异蛮大。最最喜欢的KTV在香港基本没有,两年前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尝试了一回,曲库还有装修完全跟大都市不搭边嘛,后来再也没去过...好吧,那去看看电影,电影票100一张感觉看的都心疼,好怀念淘宝19块的电影票啊。说到底,都是因为学生党穷啊,说多了都是泪。
你们可能会说,不是还有万能的网购吗?团购呀。熟知香港根本就没有像内地一样方便快捷的团购网,快递公司叫的上名字的也只有两家,顺丰和四方。在淘宝出香港集运之前,小伙伴们都是在淘宝买好东西寄到深圳再去自取。近一两年的时间,淘宝和支付宝慢慢渗透过来,感觉自己周围的香港人都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所以,香港留学生现在的常态基本就是逢年过节周六周末去深圳聚餐理发看电影唱K然后买一大包零食带回香港。深圳基本承包了香港留学生的娱乐活动。当然,富二代什么的就不算常态了。
——沉淀
看过了它的匆忙和喧嚣,我也从刚来香港的各种不适应不喜欢到现在慢慢爱上这座城。香港是座特别的城,如果只是旅游观光,恐怕看到的只是它表面的华丽外衣,熙熙攘攘。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如果可以有机会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你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里。爱上这里夜跑的人群,爱上这里的高安全率,爱上这里的离岛,爱上这里的严谨。
别看香港中心市区人山人海,寸土寸金,但香港人宁愿再拥挤也不愿割让公共的自然区域。香港周边各种爬山的好去处,各种郊野公园,岛屿,海边渔村统统都是免费。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南丫岛和长洲岛吧,但这两个也是商业气息最浓重的,并不推荐。很多其他的离岛,比如东坪洲,塔门岛,蒲台岛,等等等等,都是风景绝美但游客较少的。周末和同学一起去露营,去大东山看星星拍星轨,亦或是包一条小船出海钓墨鱼吃海鲜,都是经济实惠又别开生面的活动。买不起帐篷也没关系,香港旅游局甚至还有便宜的帐篷可以租。
香港人把爬山称为行山,这是一项几乎人人都爱的娱乐活动。如果有时间,真的可以把麦理浩径挨个行一遍,把大大小小的离岛挨个走一遍。
不光是远足,香港新建的住宅区周边通常都配备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有的更是有跑步径单车径。联想到香港全世界最贵的房价,却能在闹市中有这样一片公共区域的设计,不禁感慨香港人民福利真好。
不单单是公共设施的健全,香港康文署还修建了很多室内外运动场、泳池,球类场馆,遍布香港各个区域,从网上即可预定,方便市民参与体育娱乐活动。香港每年都有好几次大型马拉松比赛,最有名的香港渣打马拉松名额如同抢苹果手机一样,需要早起刷位,今年更是直接改成抽奖的模式,运气好才能有参加马拉松的资格。可见香港人对运动健身的热爱。
香港的教育环境也是我所喜欢的。香港知名的综合大学院校有八所,其中有四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香港教育资源优厚,中小学也是内地明星富豪子女的考虑之处。
我最喜欢香港学术环境的严谨和真实性,大学考试没有人会作弊,因为一但发现会处以严重处罚。大学的老师也不会收取学生的好处跟学生有不正当的交易,曾经有位教授就仅仅因1500港币被廉政公署调查。学术环境本就应该公平公正,才算真才实学。香港的高校也常常会有一些学术讲座,请知名学者做报告等等。与国外高校相似,组织方常常会备一些自助小吃茶点饮料。
——愿景
香港这座城,不光是有快节奏,高消费,不夜城的名号,时间久了,更会发现它自然,健康,人性化的一面。
时值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两地政府都为居民提供了多方面优惠纪念活动,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更是破天荒第一次开放给市民登舰参观。很多人说香港发展的越来越慢,深圳已经超越了香港。但一座城应该有它独特的气质,经济不是衡量所有的标准。香港保留着很多看上去旧旧的唐楼,有轨电车,保留着吃早茶和下午茶的旧习惯,也有着不想被牺牲去换取经济利益的坚持。
作为一名学理工科的女博士,将来可能不会留下来工作,但香港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爱它的秩序,它的自由,它的喧闹,它的宁静。最后,借着这篇文章祝愿祖国和珠港澳新湾区越来越好!也祝漂在香港的内地学子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