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遇难题的时候,人们常说,当父母是一场修行。
昨天一个不以文字为生,却以文字为乐的友跟我说,对应抑郁症信息,大多数自己符合了。家人觉得他不快乐,心事重重,让他收拾东西出外放松一段时间。这着实让我惊讶了,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笑声有快乐,这样的人心理压力居然这么沉重,想不到。
转念一想,也许是情商高的他只想安慰我吧,其实他并非这么负重前行。所以我也只是莞尔一笑,没有深入细问。况且细问之下,我也帮不到人家什么。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无论何时都要在这坑坑洼洼的人间,修得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坑坑洼洼的人生”,一下击中我了。
如果是之前看到这样的内容,一下子就滑过去,没有多大触动。就如以前看类似那样的句子“真实的平凡人”,觉得矫情、拖沓。当然,现在看这句还是觉得内容空洞、没必要,哈哈。但“坑坑洼洼”确实如此,一不留神就在这样的人生小道上崴脚,拖着伤筋动骨的身躯咬牙前行。
当父母是一场修行,但做人更是一条伤痕累累的艰难旅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一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折磨、蹂躏着我们的心灵,无法自救、无法自拔,想叫喊不知道朝哪个方面。有时想,去趟山里吧,在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摸爬滚打……
突然明白电视里许多老谋深算之人书房里挂着的四个字“难得糊涂”,小时候和朋友议论:糊涂还要难得吗?谁喜欢糊涂呢?
人到中年才想明白这四个字的涵义,事情不要深究,不能细想,能过得去就可以了。
我有个微信群叫“轻松一族”,这个与其他只说赞誉之词的夸夸群有着天壤之别,只吐槽,只抱怨,然后抱团安慰。里面的六人是现同事和旧同事,一个月左右会聚一次,都是吐槽居多,发泄内心的不安和不快。
春节期间,我每次洗澡时大哭,不敢给家人听到,当时担心自己熬不过来了,在群里直言不讳我的担忧。大家的安慰并不是什么良药,但在这里说话痛快极了,不必遮掩不必端庄,真实示人。
前两天群里一老铁苦闷,家婆住院不愿请护工,非要她来照顾。老铁日前的处境很焦虑,除了双方老人身体欠佳,还有新房装修、小孩学习、工作之事等。她先生工作极忙,作为独生女,她真的是分身乏术。对家婆无语,对孩子对先生对工作对自己,又要求很高……隔着屏幕,我们感觉到她的生活快要起火了,而这灭火器却无从找起。她想抄经自渡,但静不下心来……另一友建议,既然家婆不心疼她,那就让她疼爱的儿子去照顾她呗。
……
近日在看一部下饭剧《好大一个家》,2015年的老电视剧,看得我笑得喷饭,老戏骨陈佩斯、刘蓓等人主演。悲苦的人生百态以喜剧形式呈现,硬是让观众把悲情当成笑料。
植物人、两度离异、单亲母亲、女儿高考三年落榜、女儿认亲、拆迁争房……每一件听上去都令人万分焦灼的事情,被导演以诙谐的色调处理,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展现,这种谐星方式的滤镜太赞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这部剧的人物关系非一般复杂,人性的贪婪和世间的悲喜一览无遗。补习升学和离异再婚,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牵扯广泛:光明前途、原生家庭、心理阴影等,但这种真实却因为一层喜剧的滤镜而显得轻松好看。好的艺术作品且当如此,让观众享受其中,产生共鸣,不觉得突兀和平白,实实在在觉得这是取自身边的事例。
这部剧笑过之后带来一些思考,面对苦难,是否可以用另外一种态度对待?毕竟不管哭还是笑,现实都已经发生了,何必让疼痛左右人生呢?
生气时咬自己、踢凳子、打沙包,看到这样的场景哭笑不得,又觉心酸。生活的苦呀,不敢下咽,只能挥发出来,要不然会熏坏内脏。
时间是良药,在无语当中总会默默给出答案。
想要修行,把“难得糊涂”挂在书房,看能不能看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