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是社会性动物,生来便有归属的需要,因此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甚至使自己具有吸引力。
其中我们最感兴趣的便是异性吸引力,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不惜用各种手段使自己看起来attractive,而男性则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的地位。因为男性往往青睐于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而女性则更喜欢那些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男性,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而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年轻貌美的姑娘通常会嫁给一个社会地位较高的年长的男性,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资本匹配现象。
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比这些要复杂得多,也要难解决得多,否则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为“爱”疯狂甚至轻生的悲剧发生?由此我们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有时候我们对于这些现象本身增加一定的理论了解可以使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全面地看待这些问题,而不至于使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使我们的理性完全成为激情的奴役进而造出悲剧。
之前有过喜欢的男生,可是苦恼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当我喜欢人家的时候人家总是不喜欢我呢?因此我很苦恼,在那一段时间内总是纠结,为什么我无法“吸引”到他呢?常常觉得,像我这么好的人(自我服务偏差——我们自己总觉得自己很好),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我呢?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一定是因为我长得不好看,怪他有眼无珠,发现不了我有趣的灵魂,我还看不上他呢,于是我这样自我安慰道。
这里我的纠结和苦恼实际上在心理学上就属于“认知失调”,所谓认知失调是指实际发生的行为与我们的态度不一致,即现实不能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时,这时我们心中会出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甚至紧张的感觉,这就叫做认知失调。那么我的“自我安慰”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态度和认知的方法来实现调节的,进而使我的心理达到再度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这种“酸葡萄”的心理保护了我们的自尊。
那么我就开始思考了,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呢?毋庸置疑,美貌是具有吸引力的,事实上好多研究也在证明着,美貌的吸引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一个就是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人们倾向于认为拥有美貌的人也具有其他优秀的品质,人们往往认为“美的就是好的”;二来就是因为所谓的辐射效应,人们认为与漂亮的人在一起自己的社会形象也会得到提高,就像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这种外表的吸引力就属于某个人的个人特质,除此以外,一个人若是聪明的,即有能力的人,那我们往往也倾向于喜欢他。甚至当一个有能力的人在我们面前犯了个小小的错误之后我们更会觉得这个人是如此地平易近人,反而比之前更喜欢他了。
除此以外,个人特质还包括个人的温暖,我们都知道我们第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评价来完成的,我们会对他人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人是好还是坏,这突出表现在对他人“是否温暖”的评价。这里的“温暖”指的是我们对他人抱有一种正性的评价,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评价他人时更多的是看到对方的优点而不是别人的缺点,对他人持积极态度时,我们便会表现出温暖。通常生活中我们会倾向于将“温暖”和“热情”等同起来,但实际上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温暖”更多的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而“热情”则更多的是一种行为和外在表现,既然是行为,那也就是说,“热情”是可以伪装的,不仅如此“热情”若是不加以节制便很容易“变质”,让人怀疑其真实性和别有用意,因此恰到好处的“温暖”是我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须的。
那么还会困扰我们的是,我就是具有这样人格特质的人啊,可是为什么现在还是单身狗一条呢?回想我们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一开始总是觉得他们各方面是优秀的,可能有时候也尝试着交往,但最后却不欢而散,若是问你为什么,那你必定说的是“三观不合”。不知从何时起,“三观不合”成为了感情破裂的“合理借口”,实际上有些情况确实是因为“三观不合”导致,研究也证明,基于稳定的友谊,以及相近的文化背景、兴趣、习惯和价值观去选择伴侣会比较好,关系也更加稳固,而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关系的破裂往往不是由这些“大问题”引起的,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一些极细小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便会在某一刻爆发,成为“大问题”,因此“关系的破裂”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也就告诉我们,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很重要。
这就说明,人们之间的相似性也会导致相互的吸引。人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里的相似性就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年龄等等,通常所说的门当户对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二是态度的相似性,这里就包括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三观,除此以外,具有同样的兴趣、人际风格、人格等等。
除此以外,人们想不到的是外表的相似性也会影响人际吸引。人们在选择约会对象及婚姻方面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这似乎与我们通常所以为的喜欢漂亮的人相悖,但实际上人们之所以选择与自己长相相近的人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与自己有相同的社会交换价值。
为什么相似性对于人际吸引如此重要呢?自我确认理论认为:当情境不明确时,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认自己。而选择那些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交往,能够使自我概念得到确认,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般会同意我们的主张,支持我们的观点,使我们更有信心。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想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协调一致性的欲望,而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达到——喜欢某个人,而同时与他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将导致心理上的不愉快,因此人们便借喜欢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人,或反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使认知达到平衡。
当然,这些理论都只是为证明我们为何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提供一种思路,而理论向来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在借鉴这些理论的同时同样可以对这些理论进行完善创新,甚至持怀疑态度,毕竟追求真理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相似性导致喜欢,但有时候我们又常常听到,互补的人适合做伴侣,我想这话我们一直以来也是听过不少并深信不疑的。甚至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因此我总是会对那种内向的人产生好奇和浓烈的兴趣,并且神奇般一致的是,我一直以来喜欢的男生都是内向型的。其实我自己明白,内向型的男生对我来说更具有一种神秘感,但不代表我了解了之后便不喜欢这些人了。相反,当我真正开始了解的时候我往往会投入更多的心思,因而也会更加喜欢。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互补性往往表现在双方的性格上,甚至夫妻二人性格互补会使家庭生活更有意思。
这种互补性还会表现在相貌换地位上,即漂亮的女性喜欢年长一些的男性是因为他们成熟且有地位,而男性喜欢年轻女性则因为她们漂亮,但反过来则无法成立。研究表明,男性伴侣与女性伴侣的最佳年龄差为(指男性比女性大)5-7岁,夫妻生活往往会更和谐。
前面我们说到的曝光效应,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面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前提是一开始的态度就是喜欢或者中性态度,否则越接触越讨厌)。也就是说,熟悉性会影响人际吸引。这就像是雏鸭的印象,只要是经常与我们在一起的,我们会爱上几乎是任何一个与我们有着大致的人格特征并且会回报我们感情的人。
同样,接近性也会导致吸引,从社会交换的观点来看,这可能是因为物理距离的接近使得交易成本下降,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也正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的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可以很简单:我不喜欢他,因为他不喜欢我。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要是不喜欢一个人那么通常会是这种情况,别人问我为什么我通常会直接回答他:因为那个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自然不喜欢他。反过来,如果我知道一个人喜欢我,那么他喜欢我就让我对他产生好感,我也会去喜欢他,这也就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原则。因此,想要别人喜欢我们,我们自己首先要学会去喜欢别人。
还有些时候,比如说,当我们被问及为何喜欢一个人时,我们通常会回答:我喜欢XX,因为他热情、博学又聪明。这样的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因为吸引牵涉到被吸引的一方和吸引别人的一方,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看,更为准确的答案应该是“我喜欢XX,因为跟他在一起我感觉如何如何。”我们是被那些令我们感到满意和开心的人所吸引,吸引体现在被吸引一方的眼中和脑中。
我们可以将这种观点总结为吸引力奖赏理论,也叫社会交换。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回报有关的人。如果我们跟某个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成本,那我们就喜欢维持这种关系。尤其当我们在这种关系中的收益大于其他可能的关系时更是如此。当一方满足了另一方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之后就会产生相互吸引。我们不仅乐于跟那些能带来报酬的人交往,而且我们还喜欢与那些能让我们心情愉快的人交往,同时我们还喜欢与我们的愉快体验相关的人,这也就是联结—喜欢。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社会交换理论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说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不愿意做那些在关系中收益最大的人。一些学者认为,关系满意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关系中的公平程度。按照公平理论,当我们在关系中体验到的收益和成本之比大致与伴侣体验到的相等时,我们是最快乐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一些我们常自以为“吃力不讨好”的情况,比如说家长明明觉得自己对孩子很好了,可是孩子一点都“不懂事”,也不领情,而事实上,我国的家长太过于以孩子为自我的中心,实际上这对孩子也是一种不公平,因此在教育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把自身的全部价值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产生负罪感,而且会使家长产生绝望感,因为高付出通常伴随着高期待,而这种高期待若是得不到回应便会变得绝望与歇斯底里。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但我们还是要学习,因为我们不仅要学会理解他人,更需要的其实是了解我们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