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04—— 洛阳罗小美 坚持分享第23天
《是什么在让做父母的“我们”吼叫?》——
今天看了一公众号内的文章,内容是某女士发起了一项“全力吼叫,不如温柔拥抱”的30天线上打卡活动,要求是这期间不仅仅是停止冲孩子吼叫,还包括不能责骂或辱骂孩子,不能使用冷暴力。全国共有3-12岁不等的150余位家长参与,在群内他们互相监督鼓励,还在群里沟通情况及遇到的问题。然而结果是30天后,竟然无一人成功通关。
看到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但又觉得好像确实如此。想起自己昨天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还犯过这样的错误,感觉自己特别后悔和惭愧。昨天在陪伴的过程中,他在写作业我在看书,因为开始用新铅笔的翔翔有些不适应了,慢慢的随着时间在增加,孩子的专注力在慢慢减少,开始出现分心,开小差等行为。我的耐心也在一点一点的被消磨光。最后还是没能控制好自己对他发了一次脾气。
现在反思一下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发脾气?是因为他写作业太慢么?是因为他在写作业时不专心么?现在想来好像都不是,当时的我好像想的是:“这样的话,我什么时候才能安静下来看书呢?”
觉察到原来当时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我”的身上,如果我换一个想法会是怎样的呢?“孩子第一次使用新笔写字,会感觉有些不适应,慢慢来,相信孩子可以完成好这份作业的。” “难得孩子写作业用新笔觉得不习惯还坚持在写作业,并且都写完了。”这个时候心情会是什么感受呢?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先做自我觉察,了解我们情绪的背后真实的想法。 想法、感受、行为这三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改变其中任一方面就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变化。
下次当再遇到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先等待3秒钟,来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我们发脾气?尝试着改变一下想法或者行为,这个时候再来体会一下是什么感受呢?
遇事憋3秒,让真相飞一会!
于洛阳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