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生活,语言是必须过的一道关。都说有语言环境学起来更快,这是真的吗?时差党们有什么学外语的诀窍吗?今天的《时差党·心文日报》与您分享时差党“学语言的那些事儿”……
2018.1.5 星期五
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间:08:53
北京时间:19:53
记得刚来阿根廷,我的西班牙语水平是零。从头学起,每天背单词。背到头晕想吐。什么也听不懂,特别羡慕西语流利的人。就这样傻傻地听,傻傻地读,傻傻地记单词,有一天终于体会到“耳朵打开了”的感觉。深刻感觉能听懂,能说话,就是一种天大的幸福。
学一门语言有多难?我想,要成为语言大师,那是极深的功夫。要达到语言最根本的目标,即沟通交流,则是许多人都可以做到的。有什么方法?有什么秘诀?听听时差党怎么说!
精选七篇时差党心文,分享学语言的心得感悟。
从哑巴英语到美国工作? 我到底做了些啥?
作者:小郑杰西卡
很多读者都很好奇:小郑,你去美国工作时,有没有碰到语言障碍?答案是:有! 而且是大大的!确切地说,我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起,就一路碰到语言障碍。因为在我读书这个年代,学英语仅限于书面考试,所以包括小郑在内的很多同龄人通常英语考试分数很高,证书很多(更何况我也没有证书),但没法开口说。每次一和老外讲话就脸红,说的就是我!
语言,清晰的概念和美丽的情感
作者: 陆一元
语言,在白纸上知识单纯的符号,抽象,若没有日常生活的联系,就显得干燥,苍白,他们可以被记忆,尤其是德语语法,可以被逻辑思考,但是其中展现的美丽和一国语言所独有的趣味性,蕴含的情感,通过日常的使用,和联想指代,才会被发现。
为什么学了十多年英语的我来英国后依然有语言障碍
作者:最喜深蓝
我最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约摸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的英语老师平常都是教音乐的,不知为什么,学校开着英语课,却让我们学得很水。连老师的英语都说得不利索,而且老师还总是让我们在英语单词旁边标注汉语,来辅助记忆读法,而并非认读音标。
国内不教的“地道”外语学习法(I)
作者:柳小妍
都说“浸入式”的外语学习法最有效:直接去国外学英语,多和native speaker交流,你的外语会大有长进!其实,你在做梦......现在世界各地有多少中国人?连西班牙的某鸟不拉屎的小村庄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一个西班牙小地方出来的朋友告诉我,他从小是吃中国菜长大的......
学好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说英语学不好是我们没有那样的语言环境,其实只要你愿意,环境是可以自己创造的,不一定非得要出国留学才能学好英语。如果在海外生活,只是跟中国人交流,不走出去的话,也学不好英语的。环境是很重要,都说如果你的周围都是说英语的人的话,你不学也没办法,这是一种被动的方法。但我们也可以主动地学。
“哑巴英语”,有法可医
作者:一根筋的列那狐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话、要中庸、要谦虚。在我们的国度里,话少不被认为是个坏毛病,反之有时被看作是个优点,譬如我们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等成语。我们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演讲能力也不是很注重。这样的传统存在,久而久之,导致很多人不善言辞,尤其是理工科的男士们,大多不善交流,用母语是如此,用外语就更不用说。
俄语学习小结:此间收获未曾期
作者:一颗猕猴呆
“我从没想过我会学习俄语,就像我从没想过我会来这个国家一样。”但生活就是这样,从不按常理的给你一个又一个意外和想不到,也不管是惊喜还是惊吓。所幸,俄语带给我的是越学越有的感动和惊喜,就像在这个曾经陌生的国度,是越住越有的喜爱和不舍。
感谢各位作者的精彩分享!今天的【时差党·心文日报】就到这里,你喜欢吗?
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也许我们学语言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也许是出于喜爱,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能够在语言的海洋里徜徉,通过语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思想、情感,都是独具乐趣的事。
如作者陆一元写的:
在上课时候有时候聆听一首诗歌,或者一个幽默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这些乐趣,让她不再那么急切且功力的去学习一门语言,而是怀揣着好奇心,如同一个孩子,走在一条没有脚印的小路上,不知道前路有什么,可是却在每隔一段距离的路边,能够捡到一束花,或者一颗巧克力豆,带着隐秘的欢喜,走下去。通过一门语言,逐步地去了解某个国家的人的特质。
你有什么学语言的心得感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已经把自己的经历感想写成文章,快把文章链接发到评论区跟大家分享吧!
关于【时差党·心文日报】
作为主编,我每天都会阅读很多篇时差党专题的文章。每次读到好文,都忍不住想要收藏起来,分享出去。于是,2018新年伊始,我开了这个新专栏——【时差党·心文日报】,把心动的文章汇集起来,像把一颗颗珍珠串成链子,映射出大世界的一个个小侧面,散发独特动人的光辉。
点击阅读往期「时差党·心文日报」
「时差党」专题收录与海外生活相关的文章,欢迎关注,期待你的投稿!
喜欢就点个赞❤️吧!
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
谢谢你的阅读!祝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