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自己很热衷于发朋友圈,一方面是生活的一种记录,另一方面就是热爱生活的方式。可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朋友圈里推销产品的、养生的、还有就是加了你的朋友圈要你点赞的,五花八门。越来越感觉这些朋友圈里的朋友,离“朋友”的定义越来越远,觉得越来越没意思的时候,我发现了微信只显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这样或许对自己是种保护,不会让自己的太多隐私让自己新老朋友知道,真正的“朋友”我觉得是不会也不必要用微信刷朋友圈来联系,是一种心的牵挂和挂牵。
我的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不在乎他人的点赞,那种看了你分享朋友圈的东东,没看清楚就问东问西,感觉自己的分享别人没有认真看,或者就是粗瞄一眼,直接联系你,当成了联系情感的方式,既然是记录,记录给自己看就可以了,给那些不入心的人看了,也是一种无聊之中的一种呻吟,所以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正好可以让自己逃脱对手机的牵绊,让自己远离手机综合症。现在这个社会,得手机综合症的人可真不少,信息社会给于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我们的身心都被它给垄断了。在大街上漫步,看到林荫有座位的地方,那些低头族们都是兴致盎然的看着手机,在高铁候车厅,看到最多的依然是低头族,真正能静下心来看书的是少之又少。人类的文明就被手机这种先进而低俗的科技工具所制约了,这是一种人类的进步还是悲哀呢?
同时我也发现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些朋友们也开通了只显示三天朋友圈或者关闭了朋友圈,脱离手机依赖症,这是一个方法。其实不是大家不看朋友圈了,而是不想看了,也不想发了,心累。信息社会的便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让沟通更畅通,可是如果我们去沉迷于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便捷,我们将陷入另一个极端,就是本以为能过上高效人生,结果过生了越来越萎靡的人生。现在的自己都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个习惯。上下班的路上,等吃饭的时候,无所事事的时候,都会拿出手机消遣,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新添几分愁!手机依赖症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你的所拥有的碎片化时间都被手机占领,本来可以静心看几页书,可是那些朋友圈里的信息的轰炸,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也耗费了你的精气神,手机刷屏成了我们成年人离不开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来想干干别的事,可是你的计划和想法都没有实施,因为手机对你施了魔法,让你欲罢不能,那些手机里面的信息,朋友圈里的分享有精华,可是你看得过来吗?你问过自己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了吗?你的生活方式应由自己决定,而不是在那些心灵鸡汤里耗费,明白自己想要的,需要的,适合的,才能让自己如海绵般,挤一挤还有,浸润在自己为自己营造的生活氛围中,而不是被手机控制和负累。随着朋友圈里的陌生人越来越多,那些陌生的面孔,不熟识的人,发朋友圈也越来越不安全。朋友圈里的一定就是朋友么?太多的人涌向了朋友圈,这种联络的便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弊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朋友没有坏心,自己发的内容我也不想让所有人都看到,因为彼此的不熟悉,甚至尚未谋面,正是因为彼此的不熟悉,你发的东西就很有可能被他人截图进行转发,这样的隐私暴露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人不能太封闭,但是如果让自己的隐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也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应当有的。
看到过这样的一个事例。有过朋友生了混血儿孩子,晒了几张照片在朋友圈,没想到这样照片被他人转发,说这是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朋友圈,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如果我们不及时屏蔽,我们的一举一动,朋友圈的分享都被他们看到,想一想,是不是该多点自我防卫的意识呢?
手机、朋友圈,这些新生的事物已经占据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的周围和身边,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手机一族。手机已经控制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给自己规定了晚上睡前的时间刷刷朋友圈,不为小红点的出现而刷朋友圈,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也看不到别人过的比自己潇洒了,人和人的比较,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无非是这两种状态,过好自己就好。
每天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历程,学习、锻炼、读书、写文章,一个都不拿落下,脱离了手机,你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主动权,生活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今天看了一个朋友的分享:番茄学习工作法,即每25分钟休息5分钟,扩大自己的学习氛围,多看些书能增长自己的深度和高度,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而这些生活品质并不是通过手机刷屏能达到的。在以前没有手机的年代里,用笔记录生活,看着自己以前的字迹,娟秀而漂亮,再看看现在自己的字,潦草而缺乏了以前笔锋的灵动气息,缺少了一种风骨,读书读书读书不是用手机读书,科技一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惯出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坏毛病,当我们自控能力差的时候,就试试最简单的办法来自律自己。关闭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
从今天开始,多阅读,多练习书法,愿自己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清明。用手机要做的是做有价值和有用的事情,而不是无尽消磨属于自己的精气神,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相互共勉吧!
(码字不易,转载请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