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节,本来该想个快乐的事、跟儿童有关系的事,但是最终还是走神了。
不小心看到了王阳明。
王阳明的故事被传的很神奇,说他幼时不会讲话,是因为名字起的不好。五岁时被高僧改了,方才开始慢慢讲话。
他属于内秀的人,很快才华便展露出来,仕途也是猛进。由于得罪权势,被贬贵州龙场,在这里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后来他带兵打仗,平定江西,平定叛乱,又辞官讲学,不久便临危受命任两广总督。
因病告老还乡,病逝于归途舟中,临终前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
其心学理论有四句教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通俗一点解释为: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懂得状态,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点在我们汉族文化里是不好接受的。程朱理学统治的时代,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倡导。简单来说,就是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外在的这个“理”才是统治人的最高规范,个人思想的小九九就不要打了。
王阳明的理论直接将这个给颠覆了。他说,人的本性已经足够成为圣人了,何必外面去找呢?
3
历史对王阳明的评价说他精通儒、佛、道,既然如此,他有此论也算不上太神奇了。
佛教这个舶来的宗教,自从来到中国立刻生根发芽,并且开花结果,没有什么水土不服现象。
佛教禅宗在中国,分为顿悟和渐悟两派。
其中顿悟一派以唐代六祖慧能大师为首,提出“明心见性”的法门。
往前说,顿悟也不是慧能大师的首创,达摩老祖来到中土就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这种方法最早来自如来佛祖讲法,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这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
4
无论是禅宗,还是王阳明的心学,都将自己内心作为了成佛成圣的基础。
看来这“心”是可以成就个人的。
看看孔夫子的弟子子夏来问老师:
“‘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道德)后?”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李泽厚著《论语今读》)
子夏的悟性让孔夫子也得意许多,他看到了自己的启发在子夏身上起了作用。
这位因材施教的大师才是高手,他也是需要内心的悟性才好传道授业啊!
5
通常人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是因为好多时候看不到自己的本性,所以让内心的卑微占了上风,将自己置于离圣人较远的位置;有的人盲目地自大,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本性,所以离王阳明说的“圣人”同样相去甚远。
既然吾性自足,那如何才能开发出来呢?
依据王阳明心法去做,虽然不能成为理想中的圣人,但是还是可以离普通人中的好人或者高人近一点:
(1)无善无恶心之体。将自己的认识放开来,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首先停一下,用自己的内心衡量它是什么。当给它一个判断,一个结论的时候,往往带着我们主观的道德色彩。不下结论,任它是它自己,方可以有“无善无恶”之心。
(2)有善有恶意之动。思想活动并非不可以,可以努力抛却对对方人心的揣摩。有些事情是无法用对错善恶来判断的,且看一下这幅对联“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这幅对联的作者心在动,所以谈到善恶,但是又以冷静的心态谈论善恶的“心”“迹”。这种论述的高度已经超越善恶了。
(3)知善知恶是良知。能分辨善恶美丑即是懂得。这是对内心的一个评价,内心可以做到哪个程度呢?就是懂的一切。无需评判,只需懂得。“看破,不说破;放下,不放弃;自在,不自私“。
(4)为善去恶是格物。无论是有了高境界的认识程度,还是有了不评论的洒脱,都不算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是”为善去恶“,向目标行动,去做善事,这样才能接近自己的本心,才是真正对事物善的态度。
6
看看王阳明先生的对话: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
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
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一个人站在街上,看到个个都是圣人,那他的内心里是何等的光明与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