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她的亲身经历,那天她给我讲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里泛着泪花。
那天在咖啡馆,我们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街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馨儿表情很沮丧,是她的一个男同学出了车祸。“四十不到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可怎么过啊!”馨儿一脸的惋惜。过了一会,馨儿又慢慢地说:“这才没多少时日,有一个外地工作的同学回来时,我们十几个同学还在一起聚过餐,那天中午,陈熙的表现特别反常。”我替她搅了搅杯里的咖啡,然后推向她,她喜欢加糖的,她说,咖啡太苦,太苦的生活她不喜欢。
从她的言谈话语里,我知道她故去的同学叫陈熙,馨儿是一个重感情的女孩,她的聪慧美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们是单位的同事,也是要好的朋友,是因为热爱文字走到一起的。
“他那天格外勤快,席间给大家端茶倒水,话语也比平日多,”馨儿顿了顿接着说:“大家都感觉挺奇怪的,有同学打趣:‘陈熙,几时变得这么勤快了,是家里嫂子日夜教的吧?’他只是微微一笑,”馨儿抬头看了看我,我感觉是馨儿有贴心的话想给我说。
她平复了一下情绪对我说:“上学时,我们的座位离得很近,我和他都是班里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上你追我赶,他给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不只是学习成绩优秀,他诚实善良的性格也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哪个同学有困难了,他都会尽全力帮助。”
夕阳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把一抹橙红色的光线投到馨儿脸上,她的脸越发生动。她淡淡地笑笑说:“姐,对不起,浪费你半个下午的时间,听我说这些与你无关的事,”“咱姐俩谁跟谁,还这么客气,你有啥话尽管说,”我笑道。
学生时期的时光和故事是有温度的,人到中年了,至今耳边还会时常回响起少年时期琅琅的读书声,那些青春的故事还在脑海里一幕幕放映。特别是当年男女生分段朗读朱自清的《春》的情景,记忆特别深刻:盼望着,盼望着,春姑娘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是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话题扯远了。
从馨儿的谈话里,我知道是陈熙一直对馨儿有好感,但很多年来,只是远远地看着,从没有过表达,甚至不曾暗示。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是馨儿最近几年通过和陈熙的几次接触,自己觉察到的,应该是人格魅力的吸引,感情的成分不多。
“同学在少年时期奠定的感情是纯洁和高尚的,那时的思想是单纯的。没有利益的驱使,没有家庭的牵绊,大家一起成长学习,认识生活和世界,彼此见证着青春的足迹和岁月,真可谓,少年作伴,一生相牵,”馨儿说到动情处,落泪了,我把手里的纸巾递给她。
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何等不易,同行的厮杀、利益的角逐,让大家日日疲惫不堪。难得有一个温馨的角落和温暖的朋友,让你暂时歇歇脚,给你的心灵以慰藉。男女生不是不可以做朋友,只是彼此的交往应该有度,大家在一起应该是取长补短。
我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如果去要好的朋友家串门,每次都是同性朋友自己在家,这个家里就显得特别冷清,少了很多情趣,所以,男女生在生活中占有相同的比例,这个世界,男人和女人,缺一不可。
网络和媒体经常提到“红颜”和“蓝颜”的问题,好像这两个角色是当今社会应运而生的宠儿,我则不以为然。大家对异性的好感是建立在一种个人素养的前提下,是其精神的富足和人格魅力对彼此的吸引,这和对同性的了解是一样的,不应该过多地褒贬其有无情感纠葛。
傍晚,起风了,馨儿裹了裹身上的风衣,抬脚坐进车里,摇下车窗向我招了招手,脸上甜甜的笑意:“姐,谢谢你陪我!”我挥挥手,看着她的车滑向车流,消失在斑驳的夜色里。我长叹了一口气,咖啡馆离我家就二百多米,我独自走在人行道上,深秋了,树叶一片片落下来,心情格外沉重。值得庆幸的是,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还有人为他祭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