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读大学时,有一位要好的同学,此人十分自信,他曾对我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后悔”这两个字。我对他很是佩服,不自觉地以他为榜样,总想模仿他的行事风格与作派。但是,无论如何,都不无法做到像他那样自信,尤其做不到像他那样自称:没有“后悔”两字。为此,在我的前半身中,经常为自己有赶之不去的后悔情绪,而纠结不已。
可是,有一天,我突发现,已经有好长时间,不再为是否有后悔情绪,而纠结了。于是,意识到,自己步已入暮年。孔子曾自诩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觉得,他这是在给自己贴金抹粉;他老人家谴责别人的话,那才叫精准犀利:“老而不死,谓之贼。”这虽是讲别人的,但按照“他人即自己内心之投射”的心理学原理,这个“老贼”才是真实的孔子。
贼与普通人相比,其特点在于,情商高、心理素质好。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夸奖,跟他对别人的指责,在实质上一回事。用一句大实话来讲,那就叫做:人老了就会变得没心没肺。人们常说:青春是流血不流泪。其实,这个讲法不对,青春应当是既流血又流泪的;而人老了后,就既不流血也不流泪,只留眼屎了。
因而,老编是多么地希望能恢复到那种能为后悔,而纠结的岁月与状态呀。为此,认识到,后悔也是一种资格与财富;如果不再后悔,就意味着,失去了这种资格与财富。当祥林嫂刚开始讲述“我真傻真的,明知山岰里有……”的时候,她是在真后悔,她的心中还有她的孩子。但是,后来,当她不断重复这句话的时候,她就渐渐地失去了后悔;她的孩子也随之,在她的记忆中消失。
前不久,读到关于前美国总统里根的两个故事:
故事一:里根与特朗普一样,以七十高龄出任总统。在里根任职期间,媒体已敏锐地嗅察到他的记忆存在问题,曾有刁钻的记者问他:徜若总统先生老到丧失记忆了,那该怎么办?其回答说:如果那样的话,我会主动交出权力。记者追问道:那时,总统先生如何知道自己丧失了记忆?里根当时愕然,无言以答。
故事二:里根总统离任后不久,便被发现患上阿尔兹海默综合症,并且病情不断加重。有一次,果根在看护人员的陪同下,在别墅的院子里散步,突然其停住脚步欲打开院子的栅栏门出去,随行人员连忙拦住他说:“总统先生,我们该回家了。”他吃力地对他们说:“哦,我……我只是想为我的的爱人摘一朵玫瑰花。”
里根的故事,读来让人唏嘘、伤感;同时,也让老编感到暗自庆幸,因为居然发现自己尚能唏嘘伤感,也即仍有咀嚼故事的能力。此时,突然又想起另外一个故事,即关于琼瑶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中国版的里根故事,只不过在中国版的故事,里面附着了太多的伦理因素,因而被人们描绘得不那么美丽与浪漫了。这里,老编的结论是:讲故事,还是西方人要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