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前的帝王,我们通常都称之以“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等等。而唐至元的帝王,我们通常称之为庙号,如唐太宗、元世祖等。明清的帝王,虽也称之为庙号,如明太祖、明成祖,但更多还是称之以年号,如永乐、正德等等。
这对帝王称谓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中央皇权力量的变化。谥号是给与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种称谓,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早期的谥号通常都比较客观公正,谥号通常也只有一、两字。楚成王被其子商臣逼迫自杀后,其子继位,给楚成王上谥号为“灵”(恶谥),结果楚成王的尸体不闭眼睛;后又改为“成”,这才闭上了眼睛。
这段历史记载,虽比较诡异神秘,但也反应了彼时即便是“儿子给老子”的谥号也不是很客气。自秦始皇统一天下,认为由臣子给先王评定谥号,是“以子议父、以臣议君”乃大不敬。于是,废除了谥号,而自号始皇帝,其以后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可是,秦之国祚不长,十余年即被推翻。汉朝建立,又恢复了谥号。汉主张以“孝”治天下,其帝王谥号前又通常加一“孝”字,即汉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
自汉到隋,帝王的谥号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唐朝建立以后,出现了“加谥”,如李世民的初谥为“文”,按过去对帝王称谓,应该称其唐文帝。不过李世民的子孙,认为“文”不足以表示李世民的功德,于是又给李世民“加谥”,最终其谥号定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也就是得称呼李世民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
而到明朝,帝王的谥号又增加到19字以上,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谥号为23字。如朱元璋的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朝皇帝的谥号更长,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尽管在事实上还仍为一酋长,但谥号最长,得称呼其为“清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帝”。
《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义英明圣教主”等本质上也是“谥号”。犹如明末魏忠贤当权,各地官员已经给魏忠贤建“生祠”了。唐以后帝王的“文治武功”没看出有什么本质性的变化,但“歌功颂德”的本事倒是发扬光大了。
为何到唐朝发生了这变化了呢?这其实与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有关。科举制摧毁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门阀制度”。两汉时期,其用人选拨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袁氏那样“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而魏文帝开创的“九品官人法”,其最终结果就是形成了“崔卢王郑”这样的北方望族。
而科举制就使得朝廷建立了一套服务於中央皇权的“近代公务员体制”,彻底打破了世族垄断仕图的局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权力的过度集中,其负面效果就是使得围绕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种种无底线奉承之词也就应运而生。而隋朝的皇帝还没来得及享受这被奉承的滋味,其王朝就覆没了。而到了唐朝,科举制渐渐完善,中央皇权得到加强,就可以安然享受这“文成武德、仁义英明”的赞誉了。
而庙号,是在祭祀其先祖的时候使用的,自然不会加长,否则连自家子孙都记不清了,岂不全沦为了不孝?既然你那19字以上的赞誉之词,背都背不利索,于是也就只好改称其庙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