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舒爽的电影了!
美队扮演起大叔,man到没朋友。
小萝莉发起横来,也暖到不行。
别看她才7岁,脾气大的很。
看同班同学争抢老师的问题,她直翻白眼。
被老师提问,全身上下冒着不服气。
看不惯高年级男生欺负同学,顺手抄来一本书就是一顿揍。
这都不算事,校长大人在她眼中都没有一点威慑力。
-你,快点打电话给美队,让他接我出去!
-Excuse me?
敢问这是何方神圣,竟如此狂傲?
没有资本哪敢炫耀,因为她是天才萝莉。
在其他小朋友还在掰着手指头计算1+1时,她能根据特拉亨伯格方法进行较大数值的乘、除、开方等运算(一脸懵逼)···
这只是初级阶段。
落到卷子上···算了,作为一个高数挂过科的人,就不强行装逼了 我仅仅是看不清公式而已(装逼脸)。
但下面这道大学教授给出的送命题,还是乖乖的交给数学系的同学吧。
你当然算不出!因为这道题有问题。
这是教授给萝莉下的套,正确的题目是这样。
算了,说了你们也不懂。
萝莉不仅把错误找出来了,还愉快的交出了答卷。
何解?
在你我还在唱门前大桥下的光屁股孩童时代,萝莉就已经读完了查尔斯·齐默的绝版书、高等代数的演变,现在正在研究微分方程。
算了,说了你们也不懂。
萝莉小小的脑袋之所以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遗传基因起到决定作用。
萝莉的妈妈黛安是数学家,“差点”解出世界性疑难问题。
而萝莉的姥姥,也是剑桥数学系的高材生。
所以,萝莉数学天赋的遗传,是天大的恩惠?
这不可否认。
但是。
过早的心智成熟,往往会伴随着悲剧发生,这样的例子不少见。
古代典型如王安石的《伤仲永》,以及隔几年就会爆出“天才少年”的负面新闻。
萝莉也产生了“聪明到没朋友”的境地,而她的妈妈黛安,在萝莉1岁时,自杀身亡。
这个拥有数学基因家庭的鼻祖,是萝莉的姥姥——日子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英格兰远嫁美国,在儿子8岁时就不幸丧夫;刚有了外孙女,闺女就自杀身亡。
儿子也离她而去,家庭分崩离析。
究其原因,是这位女魔头姥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霸权主义。
而且说话尖酸刻薄。
在黛安年轻时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后,女魔头就断绝了黛安无关数学的活动。
黛安和邻居小伙的爱恋也被她扼杀在摇篮中。
缺乏社交能力的黛安不懂得如何辨别优质男和渣男,以至于被渣男诱骗,仅仅交往一个月便劈腿黛安。
正是这一个月,黛安怀上了萝莉。
就在这关键时刻,女魔头撇下亲闺女不管了。
因为怀孕这件事,不在女魔头让黛安成为世界顶尖数学家的计划范围之内。
所以,黛安的自杀,女魔头脱不了干系。
黛安也预料到,自己死后母亲肯定会千方百计的寻找萝莉的下落,于是便将萝莉寄送到弟弟,也就是美队家中抚养。
美队和姐姐心照不宣,深知母亲的专横,于是辞掉哲学教授的工作,远离母亲的视野范围,做了一个修理工。
因此,在发现萝莉有潜力在自己有生之年“成为世界顶尖数学家”的遗愿后,女魔头毫不客气的和儿子争夺萝莉的抚养权。
女魔头认为,以美队现在的经济条件,完全耽误了萝莉潜力的开发。
还大义凌然的说,你们这帮草包根本不懂我们这帮高精尖人士为了革命胜利而付出的代价。
她爱的不是外孙女,是她的数学天赋。
为达目的,女魔头不惜诉诸法律。
法官大人见仗也是一脸懵逼。
作为一部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电影,《天才少女》的结局无疑是符合民意的,祥子就不再剧透了。
《天才少女》所揭露的,正是时下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矛盾:隔代教育的文化差异。
如@鼠斩车田万齐 所言:
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已经在上一代人身上酿成悲剧,对下一代人教育方式仍然继续面临艰难的抉择。
教育就像悖论,等到当事人明白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的时候,已经在他人安排好的人生路上走得太久,无法回头。
在座的各位,定不陌生。
有多少人在开始上学那天起,自己的人生轨迹就被家长牢牢控制。
原本是玩的年纪,就被各种辅导班占据。
即便有时间玩,也是被各种益智活动掉包。
君不见,又有多少孩子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玩着各种游戏。
孩子被压抑的天性,正在用另一种手段报复家长教育的缺失。
更甚者,那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至理名言,更是让家长疯一样,为还处在受精卵阶段的生灵规划一生。
但是,又有多少父母,敢于不跟风,真的让孩子放飞自我?
又有多少家长,在发觉孩子在某一领域有绝对天赋后,生怕步神童“方仲永”的后尘,而打着圆自己梦想的噱头,抓紧时间掘矿?
方法对了,就是一条康庄大道;方向错了,碰壁在所难免。
而很多家长,始终被错误的主流牵着鼻子走,全然不顾孩子的想法。
曾经最受欢迎之一的综艺节目《最强大脑》第一季,李云龙也是一个反面教材。
在中意国际对抗赛的“新郎新娘配”项目的比赛中,原本正确的答案,在被李云龙误解后,当即在现场嚎啕大哭。
究其原因,是因为其父的高压教学方法,才导致李云龙的心里素质如此脆弱。
而爸爸的一番话,和女魔头的言论出奇的一致。
我把所有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他的身上
让他来实现我儿时的梦想
谁都不会质疑这是父爱母爱的表现,但爱的表达不止这一种方式。
孩子们的兴趣能“导”不能“堵”,更不能拔苗助长。
变相的因材施教,成为竭泽而渔版本神通“方仲永”的几率也会增加。
就像美队在法庭上控诉他母亲的一番话:
黛安想让萝莉,能做一个孩子,有生活,有朋友,能玩。
天赋异禀不应该成为剥夺孩子快乐的理由,享受童真才是孩子应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