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属于梦里的,朦胧而宁静。也许每一个到过周庄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种怀旧的情结,多多少少都会和文化、乡愁有一丝牵连和向往。带着对水乡的期待,深秋清晨我走进了周庄,晨雾飘渺,微风徐徐,杨柳依依,周庄依偎在水乡的怀抱中睡眼迷朦。沿着青石板路,穿过小街水巷,看河埠人家屋檐上挂起的火红灯笼、看街边人家后门处向河水延伸的台阶、看河道中晃晃悠悠的小船、看那小桥映落水中的倒影、、、、、、恍惚间,仿佛自己就在这水中荡漾。
静谧的水乡清晨,周庄刚刚睁开了睡眼,就被我们这些早到游人的喧哗吵醒。小船儿划开双桨,桨起水落间,水乡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冒着热气的梅花糕,在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香甜,精美的手工艺品和丝绸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到上午十点,水巷的桥上便游人如织,操着南腔北调以及金发碧眼的游客们,纷纷走进了他们心目中的周庄。
周庄这个四面环水、港汊分歧、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江南小镇,因为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和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外景拍摄,而名声大振,双桥也由此成为江南水乡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周庄则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走向了世界。听导游介绍说,每年周庄的石板桥会有几十万双脚踏过。小街上到处悬挂着周庄正宗名点小吃的招牌,并随处可见《故乡的回忆---双桥》的仿制品。饭馆、茶楼,一家紧挨一家,这倒也成为周庄另一道风景,为了招揽顾客,大多数的饭馆、茶楼里都有节目可看,有唱苏州评弹的、有穿着长袍说书的,有茶艺表演的、、、、、、看到小街上这么多的游人和热闹非凡的饭馆,我不由的感概,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这样的热闹繁华使水乡失去了那份宁静,不知是周庄的进步,还是退化?也许,人们对旧时周庄的怀想、对理想人生的期许,只能是在梦里了。
人生最美的画面,也许只是一次意外的相逢。踩着青石板路,走进窄窄的弄堂,我却在无意中踏进了古镇中的三毛茶楼,那一刻,自己在闹市中,找到了心灵片刻的宁静。茶楼依水而筑,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临窗而坐,听着远处时有时无的苏州评弹,看着窗外摇曳的垂柳以及河道上由远而近的小船,还有摇船人的小调和划桨的水声、、、、、、品一口清茶,此刻,内心那种平实无华,返璞归真的感动,不是所有人都能懂。
空空的茶楼内只有我一人,独享着这份雅致。古色古香的桌椅,精致的茶具,四周墙面上贴满了楼主张奇寒先生与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往来书信、三毛的照片,或坐、或站、或微笑、或沉思,有每位到过三毛茶楼喜欢三毛作品的游客留言,随手翻开一本名为《醉秋》的留言簿,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感言、对三毛的缅怀,对三毛的热爱。其中有一页留言写道:于周庄而言,于三毛茶楼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行色匆匆的游客,只有三毛永远留在了故乡,留在了周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周庄的美是不能收尽眼底的,也不是寥寥的文字可以描述详尽的,周庄是要用心去体尝、去感悟。我却遗憾行程匆匆,还未细细品味她的悠长,她的神韵,就要离去。因为遗憾,所以化为一种期待,一种永远对梦里水乡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