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安儿
最近因为《欢乐颂》的热播,有关杨紫整容的旧闻再次被翻了出来,媒体无非是拿杨紫出演《家有儿女》时的模样和微博里的日常照片进行一番比较。或许是因为她时而撞脸范冰冰,时而酷似韩雪,又时而像极了杨幂。也正是因此更加助长了媒体的猜疑,增加了媒体的信心,若不是因为整容,还能有什么方式可以如此随心所欲的变脸呢?而姑娘除了最开始的回击“我不可能永远是16岁的样子”外,再无任何的动静。
我十分欣赏她的做法,也很是赞同她的观点,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世事多变、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世界里,你哪来的自信且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一个人无论是外貌亦或是性格都可以保持一成不变呢?
先说说外貌吧。我们暂且撇开那些花容玉貌、秀色可餐的明星,就拿我们自己这些素人来说,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以及气质的形成,我们每一个人的面貌都会或多或少的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不然又怎么会有“女大十八变”和“夫妻相”类似的说法呢。
既然变化才是唯一的恒量,我们又何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俯瞰和谴责他人呢?退一步讲,即使明星们真的整了容,那也是每个人都享有的追求美的权利呀!如果我们的身边某个人割了双眼皮,或是纹了永久眉,或是做了牙齿纠正,更甚者在脸上或胸动了刀,我们也只是觉得惊讶或好奇,最多也就是在茶余饭后八卦一顿然后就抛之脑后。定不会拿此作为他/她的一个短板,时不时地拿出来揭露或刺痛他们。既然对我们身边的人都可以如此的宽容,又何必拿双重标准去要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明星呢。
再来谈谈性格吧。为了更清楚的解释性格,我专门百度了一下:性格也可称为个性或人格,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性格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确定了我们如何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它是不断进化和改变的,是人从降生开始,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总和。”简单的说,性格就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在仔细反复地看了性格的定义后,我盯着“不断进化和改变”这几个字眼眼神久久不愿离开。这让我想起昨晚和好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的一番聊天。当他得知我现在在教初中的孩子时,他惊讶的回复到‘哪天有时间去听听你的课,很好奇是什么样子的。记得曾经的你是那么的害羞,说话时都不太敢抬头’,看着他的回复,我停顿了好久才回复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人总是一直在变得嘛”。停顿好久的原因是因为我诧异地发现自己已慢慢的忘掉了之前的样子,只是模模糊糊的有印象以前的自己比较害羞,也比较慢热,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几乎不说话。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自己早已变了很多,而在他的脑海里我依旧还是当年的那个样子--害羞,不善言辞。顿时我立马感受到“英雄怕见老街坊”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了。或许世界上最无力的感受就是我早已不再是你记忆里的样子,而在你的脑海里我却始终如一。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每每节假日回家,无论是家人、邻居、亦或是儿时的玩伴都会说过这样类似的话“记得你小时候是怎样怎样,现在感觉不一样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其实无非就是俩字---见证。
为何会想到这两个字,其实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设定的。我觉得很多80后的人应该会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初中--开始离家(一周回家一次);高中--开始住校(一月回家一次,感觉像探亲似的);大学--开始扎校(半年回家一次,感觉像旅游似的);工作--开始择家(一年回家一两次,感觉像出国似的)。
因此父母只是陪伴我们的幼年和童年,在他们的印象里我们也仅仅是儿时的记忆,是他们见证了我们的天真烂漫;小学同学陪伴了我们的少年,是他们给了我们最美好的记忆,初中的同学见证了我们的纯真叛逆、高中同学见证了我们的懵懂成长、大学同学见证了我们的疯狂犯二;而同事则陪伴着我们的成熟,是他们让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也是他们见证了我们的蜕变;因此不同的阶段会有不一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都让我们可以去品尝这个酸甜苦辣的世界;不管是喜欢的或是讨厌的,都让我们可以体验拥有或失去的滋味。
所以说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在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我们肯定会根据熟知程度,重要与否来拿出相应的面孔去对待。最后我觉得这句歌词也许可以很好地来诠释我们每一个人“天真疯狂偶尔霸道嚣张,浓像烈火冷又似冰霜;温柔倔强也会撒娇投降,天使魔鬼都是我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