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也是比较经典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能反射出很多现代人的影子,有时读到某处觉得自己也化身“孔乙己”了。
整篇都是以孔乙己这个寒酸的书生贯穿和讽刺那个时代人们的迂腐和冷漠,孔乙己作为一个时代的边缘人,爱读书却好吃懒做,最后沦落得被人打断了双腿,死了也没有还上那19个钱。
《孔乙己》讽刺意味极浓,孔乙己本就是社会边缘人,却想显得和那些人不同,想做有文化的读书人,却好吃懒做,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最后竟然大胆偷到丁举人家里,被打断了双腿。
前文交代了鲁镇酒店的格局,下面有一段话说明了孔乙己对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却又想和他们不同。
十文钱一壶酒,“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
这段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段引出了后文中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而且长衫又脏又破也不干净,而且经常被人打的缘故吧,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孔乙己并不阔绰,却想和体面的阔绰的人一样穿着长衫,又因买不起荤菜不能坐着慢慢喝酒,只得着喝,唯一站着的穿长衫的人。讽刺他的卑微社会地位却又因为读了点书故作姿态,显得和穿短衫的人不一样。
可是他并没有因为得到优待,反而成了“不伦不类”的人,成为大家的笑柄。掌柜的脸总是凶,顾客也没好气,只有孔乙己到了才能逗点乐子出来。
可见讽刺的是当时压抑的社会下,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开心高兴的事,只有笑话一下不如自己的人才能找到一点乐子吧。若是孔乙己没有读一点书,倒也没什么可逗乐的,反而是因为他读书却又不像读书人拥有那般值得人尊敬的,才会肆意的调侃他。
下面几段是孔乙己矛盾的和多元的性格特征。他原来是读过书的,没有进学又不懂营生,还有一副坏脾气和好吃懒做,最终只得靠偷窃维生。
这样的人名声自然不好,但在店里却品行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他是个矛盾的人,有求学之心却没有切实的行动,又想达到读书人的境界。
这点看来,读了点书对他来说是痛苦的,读书没有给他带来名声和地位,这也怪不得别人,谁让他好吃懒做脾气又坏呢?又因读了点书觉得和那些人有所不同,两边阶层的人都不看好他,也不尊重他。
掌柜的除了关心他欠的19个钱(文中共出现4次),就是到店里取笑他一下,他给人带来快活,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说明了人心的冷漠,只关心自己的事。
孔乙己自然有他的可怜之处,也有人们对他境况无奈的态度,谁让一个读书人好吃懒做又坏脾气呢?也该被人取笑一下。可反过来又想,他是不是比那些没读过一点书的人要好些呢?
至少他还保有单纯和善良,还有一些求知的心,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知识让人们改变,这个背景也是鲁迅先生写作的初心。所以孔乙己的形象非常符合那个时代的背景。
那些店里的大人总是嘲笑他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心里自知并没有那样的学识,就回避那些人转向小孩子,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这段便是文章比较经典的段落了,孔乙己是有点知识的,但却又因自己的原因不得施展,那些大人总是笑话他,以为可以教小孩子一点知识。可小孩子也觉得他像讨饭的。
“恳切”二字显出孔乙己的真诚,如果只是为了让他以后记账用,也没必要学会10种“茴”字的写法。他的那点知识在别人眼中毫无用处,他自己觉得人是应该学点字,有点文化,说不定以后可以用得到。
这也讽刺了当时社会全民愚钝,思想迂腐却不知学习,孔乙己则代表的是那文化意识觉醒的少数人,被看不起的孔乙己也是那少数人的群体的一个代表人物。
孔乙己这般不济却喜欢小孩子,会分给他们茴香豆子吃,却也会捂住碟子为自己留几颗。本来多加一文钱买来的,他自身也没有那么多钱,却还愿意分给小孩子,说明了他的善良品格。
这样一个人无非就是给人带来一点乐子,有他在别人便笑一下,没有他在也都各过各的日子,掌柜的也只在算账的时候才会想到“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19个钱呢!”
大家这才会提起他说几句,说是被人打断了腿,“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的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
就算是死了也只是淡淡的说一句,然后,没有然后,大家还是各过各的生活,继续冷漠。
后来孔乙己以被打断的双腿后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他脸上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这样的形象大家却见怪不怪,也没有人关心他发生了什么,掌柜的见他第一句仍然是“孔乙己么?你还欠19个钱呢!”大家依然取笑他,他也不分辨,之乎者也那一套也不能掩饰悲惨的现实。
他用“恳求”的眼色不要笑话他被人打断了腿,此时他只能在门槛上喝酒了,也不能穿着长衫站着喝酒了。这个位置的改变说明了他比那些穿短衫的人地位更低了,大家就更能以他的悲惨和弱势来随意取笑他了。
掌柜的还是在做账的时候才会提起孔乙己,慢慢的也不再说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给人多重复杂的形象,一边觉得他可怜可悲,一边又觉得都是他咎由自取来的,看了他的故事又感叹一生无奈。
其实现实生活中难免也有孔乙己的影子,有一些人自以为有点知识就到处卖弄,也有一些人因为得不到理解而被人取笑。
孔乙己一边是讽刺个人,一边是讽刺整个社会,有知识的想医愚自己却才华不够,有些人有知识有地位,却不能传递有用的知识。
反观到自己身上有没有孔乙己的影子呢?在这个人人都讨论明星和娱乐的时代,那些看名著和古典的人会显得“格格不入”吗?
别人都在讨论某个明星和谁怎样了,你偏要去讨论历史、战争、《论语》等,不就是孔乙己么?强迫别人接受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不接受还觉得惋惜。
想到这里竟然和孔乙己有同样的惋惜之情,喝酒聚会时,讨论一下《论语》不比八卦更有意思吗?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