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人类学会使用火种,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以后,作为人类最基本生活工具的炉灶,就成了我们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炉灶也在不断更新,型制越来越多样化。
数千年前的火灶现在已经不太可能见到了,但大多数汉代墓葬中遗存的冥器陶灶,却可以生动地再现祖先们的饮食习俗,并传达出丧葬文化、饮食文化和文明程度等重要信息。
谈及陶灶,就得先从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丧葬文化说起。在《荀子·礼论》中记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文献资料表明,在当时的祭礼中已经体现了,先人们认为脱离肉体的灵魂有着和人一样的意识观念,认为人死了就等于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因此,要为死者专门配置一套器具,满足在另一个世界的日常生活需要。到了后汉时期,随着厚葬之风的衰弱,逐渐出现了冥器。
冥器是仿照实物制作而成的殉葬品,放在墓葬中,专门用来陪葬。汉代冥器则主要表现在动物及建筑上,即日常用具的雕塑类陶器。常见的包括陶圈、陶井、陶灶、陶狗、陶鸡等。而陶灶是汉代墓葬中最常见的冥器之一,在全国各地的汉墓中均有大量出土。
此外,汉代时期,人们对灶极为重视。《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灶者,生养之本” 。
陶灶,现收藏在亳州博物馆。1988年,于涡河北岸玻璃厂出土。整体造型呈长方形,高19厘米,长40厘米,红陶绿釉,造型较为繁琐。
灶前火门呈拱券形,上有防火山,另一端装饰烟囱及挡烟墙。灶面上有两个灶孔和灶具,两端装饰有砧板、鱼、蔬菜、馒头等一些与饮食相关的浮雕图案。
这件陶灶的装饰更加讲究,较之前纯粹在灶面上雕刻花纹要细致得多。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充满了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无不反映了当时工匠的智慧、生活情调以及高超的制陶手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来说,汉代时人们普遍在墓葬中使用陶灶也是受到祭祀事项的影响。祭祀活动,源于对火和火神的崇拜。火的使用是促进人类由动物转化为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取暖,还能改变饮食结构,扩大食物范围,从而促进人类身体与智能的变化。
到了汉代,祭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汉武帝时期,天子开始祭灶,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于是,天子始亲祠灶”,祭灶也成为当时求仙的手段之一,于是上仿下效,在全国盛行开来。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成为民间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所以从某方面来说,当时的祭灶思想,也间接促进了陶灶的流行。
灶,单字释义为“生火做饭的设备”。
一件丝毫不起眼的生活用具,却可以凝聚一个家的温暖力量。灶膛里噼噼啪啪的火苗声,吱吱作响的炒菜声,冒着热气香喷喷的饭菜味,平淡的场景,随处可见的生活因素,编织成一幅淳朴而绝美的景象,深深植根于我们心坎上。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再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世代传承。
愿我们,吃好每顿饭,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
最是人间烟火味,愿做尘世纯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