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没有后台了!”六神磊磊读金庸发出长叹,金庸先生的逝世引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最痛彻心扉的莫过于磊磊的一句“终于今天,山回路转,不能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金庸先生笔下各类大侠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回味无穷,郭靖,萧峰,令狐冲等侠客仗剑天涯……那么今天的话题来了,花木兰这般巾帼英雄,是否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样在战场长上如鱼得水,她缠脚嘛?
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众说纷纭。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
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兴起于北宋。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说到缠足起因,大概说来有四个方面:审美的要求、两性隔离制度、宋明理学的推动、处女嗜好的促进等。林语堂先生曾描述过女子缠足后的步态:中国女子的缠足,完全地改变了女子的风采和步态,“其作用等于摩登姑娘穿高跟皮鞋,且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而正是这种“可怜的感觉”,膨胀了封建士大夫的自身优越感。从而滋生出其“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诡密”。
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人,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木兰哈哈大笑,执剑上马,素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架势。区区缠足更是无法束缚,一阵黄沙飘过,只见马背上的两脚奋力前进。隐隐约约的笑声传来:“哈哈哈哈!我不缠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