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三十里铺刘家井村西北侧的田野里,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墓冢,被称为“刘家井大冢”。2001年6月25日,作为邙山陵墓群的一部分,刘家井大冢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2月17日下午,路过洛阳市孟津区,我来到刘家井大冢。在墓冢南侧的路边,修建有一座石碑亭,旁边还竖立着说明牌和文物保护单位碑等。清乾隆九年(1744),洛阳知县龚松林考定这里是汉桓帝宣陵。1982年,陈长安考定这里是光武帝原陵。
1984年,李南可在这里发现一块玉衣残片,以及两块刻有“建宁五年”和“熹平六年”的黄肠石,其中“建宁”和“熹平”均是汉灵帝的年号。由此判断,这里是汉灵帝文陵。
2015年夏季,孟津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碑亭,并且竖立一块汉代风格的石碑,上面写着“东汉灵帝文陵”几个行书大字。此碑顶部为圆首,中间有圆形穿孔,下方的底座装饰着凤鸟纹饰。
在美丽的夕阳之中,我使用无人机对刘家井大冢进行航拍。无人机从南边的道路上升起,按照顺时针的方向,绕墓冢飞行一圈儿,帝陵全貌尽收眼底,周围景象一览无余。
刘家井大冢为圆形矮丘状,外观很像鏊子(烙饼的大锅),被俗称为“鏊子冢”。墓冢原本封土的直径约130米,现存高度10米、直径114米、周长320米。在墓冢的周围,发现大量遗迹,包括建筑基址、夯土台基、给排水设施等。
在《后汉书·孝灵帝纪》中记载:“(中平六年夏四月)丙辰,(灵)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六月)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李贤在文中注释:“(文陵)在洛阳西北二十里,陵高十二丈,周回三百步。”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帝陵被盗掘,文陵没有幸免。在《后汉书·董卓传》中记载:“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
1942年,国民党第十五军在这里挖掘防空工事,墓冢顶部塌陷,下落形成凹坑。后来,村民在墓冢东部和北部取土,并且在墓冢的边缘修建房屋。
汉灵帝刘宏(157—189),汉章帝刘炟玄孙,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汉桓帝驾崩,窦太后临朝,策立刘宏为帝。初期,窦太后摄政,处死挑起党锢之祸的宦官,广泛起用曾被禁锢的党人,天地清明,人鬼欢喜。
刘宏亲政后,诛杀权宦侯览、王甫,组织刻印“熹平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同时,创办鸿都门学,推动文学艺术发展。但是,他大修宫殿,公开标价卖官,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激起席卷全国的“黄巾起义”。
为了平息叛乱,汉灵帝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形成各地的割据军阀。此时,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东汉政权已经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