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廊开到万象,从Sowadiklub到Sabaiby,仅仅一江之隔,但我已经来到了另一个国家了。”
由于种种意外,作者离开泰国后来到了老挝,却不得不先回国在云南中转再到缅甸。
旅行中,最妙的是人与人的相遇和相交吧。景色和美食见多了也就没什么稀罕的了。
在缅甸,作者有了与其他行者的对话。
“如果你不停地走动,那你就是不断地感受不同的文化,然后不断适应那种文化。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待很长的时间,也许可以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Nirriko(一个旅行了15年,长住在东南亚某大山的村里的日本流浪者)
这段话一直在作者行程快要结束时也一直影响着他。诚然,我如今每一次的活动似乎也都是带着某种目的的。总想通过某些暗示获得感悟,让迷惘的自己得到指示和解答。每一天都在探索着,在自己的生活中旅行,然而,得到的却是更多的疑问。何去何从,旅行是不可能告诉你答案的。但是,你总是能在过程中发现更多,你的世界的疆域变得更加的广阔,狭隘和偏见在这里渐渐被抛弃了。
“莱茵湖地处缅甸海拔800米的高原地带,温差较大,白天凉爽,晚上甚至得盖被子。第一次感受高原地带,这里连空气闻起来都不一样,我很喜欢。不知道我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高原气候的,以至于我的间隔年后半段基本上都是在高原度过的。”
作者一个人划着船在傍晚来到了莱茵湖的湖心,放着《蓝莲花》,放声大哭。这次哭和他出发前在深夜漆黑的房间里的放声大哭,内心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之前是对未知的担忧和对安逸的眷恋,而这次,路已经走了很远,除了疲惫,一无所获的感受想必也是绝望吧。
之后,作者大病了一场,以为自己快死了。一个人躺着旅店破旧的床上,高烧不止。他想到了不看好他出门的父亲、虽不舍担忧却也默许孩子离开的母亲、承受父母压力默默支持的姐姐。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会想到血脉相连的人吧,从出生到成长,他们总是陪伴在周围。距离确实会产生美,即使平时天天矛盾不断,一旦身处异乡,孤苦无依时,最思念的还是他们。想起之前我去青海的时候,在白塔寺幸运地得到了感悟,内心感动不已。接下来几天,梦里都接连在失去至亲。挣扎着从这份永远的别离之痛醒来,感恩这只是梦,我仍拥有着我最在乎的人们。如果说当时我告诉上天的是对未来的困惑和不安,那上天给我的这份回答让我安心地相信,无论哪种选择,我都会无所畏惧。
终于,作者来到了最初计划的目的地:印度。而这一路就是三个月。假期已经结束,没有找到答案的不甘让他下定主意:辞职,继续走下去。
他过上了憧憬已久的义工生活。在“雷锋精神”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愿意去帮助他人,或许是因为觉得这是一份光荣。去帮助他们吧,会被感激的,会被赞美的。作者亦是如此。
“原本以为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完全不图自己的利益,应该会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敬佩。可是,身边所有的义工似乎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起他们,我显得小气而低俗。”
“我想,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不是我们义工可以帮助多少病人,而是我们在那里学到了多少‘爱’,怎么样将爱心带回生活的地方,带回到生活里,这也许便是在加尔各答工作的意义吧。”
帮助别人,是“爱”的表达,这本该是人自身善意的本性的自然表现,应该是作为一个人必然会做的事。而非某种虚荣的赠与。国内有人捐钱建楼房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公交地铁上给不方便的老人家让个座还要发个朋友圈,救助了一只幼狼还要拍个纪律片宣传……这已然变味成了投资与回报的关系。或许,这就是有信仰和没信仰的区别吧。
在印度,作者的旅行变得“颓废”了,可是他说他却莫名其妙地爱上了这种感觉。
“当我将旅行者的身份慢慢忘却,融入一个环境里,感觉到了那种奇妙的归属感时,我发现原来这可能才是旅行应该有的独特之处。”
印度的生活里,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在第一个住处,有个在西方社会混的不好逃到东南亚地区整天抽大麻的法国青年。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上帝就好像一股能量,一股你能够用心感受到的能量。比如一天早上醒来,你突然感到莫名其妙的平静、安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有时候选择为善,有时候选择为恶,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可是这股能量总是叫我们为善的……”这些句子从这样一个人口中说出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可笑,更别提有何信服力了。作者同样也是这样想的,他说他是无神论者。然而,这番话却在后来真实地发生到了作者身上。
从第一个住处开始到第二个住处,那位后来成为他人生伴侣的日本姑娘开始有了情感的牵绊。在离开印度前的最后一处,作者遇到仗义的藏族同胞,同样也遇到狡诈的藏民和腐败的印度警察。作者整个印度的经历让我不禁感叹这个国家的混乱。相对比,中国和印度在真是有天壤之别。“印度旅游局的旅游宣传口号是:Incredible India,而旅行者对印度的评价的口头禅是:Love it, or you gonna hate it.”我想我应该和作者一样选择了后者。只是作者说:“无论是爱还是憎恨,始终还是会想念她的,因为她的‘不可思议’。”
离开了印度,作者并没有回国,他去了巴基斯坦。在这里,他碰到了一个不会英文的做玉石生意的中国冷先生。商人的话总是很直接:“我们都是俗人,世上的东西就那么回事。”“想不明白就别想,它就那么回事儿。”话说的很简单,却很实用。平时一不小心就钻牛角尖,然后就沦陷在不愉快的心情里了,浑浑噩噩地挨过一天。总是在大波大浪中颠簸,时不时还可能碰上个暗礁的商人对这些事应该是看的明白透彻的。
在内心把自我移下了信仰的神坛的作者,在积攒了一路的阅历和感悟后,在冰川旁的“风之谷”突然顿悟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回国后,从新疆入境,辗转到西藏,和日本姑娘会合。租藏舍过小日子,在多人铺的旅店里开“论坛”还小有名气。
至此,作者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回顾作者这一趟行程,很多路看起来都是冗余的,你找不出它存在的价值,然而,如果没有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它们,作者整个的间隔年之行便会失去意义。
作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坐完这曲曲折折的旅程,若问他真的找到了答案吗?我认为未必。可是,这一趟却是必须要走的,因为他需要路上所遇到的这些琐碎与磨难。
全书的文笔并不是那么的出色,沿途的风景在作者的文字中并没有多么惊艳。但是,书中字里行间所刻画出的真实情感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动着我。
再回想作者一开始逃离安逸生活的决定,竟然不自主地佩服起来。
我们一直在渴望着安定的生活,然后以一种自我麻痹的状态沉沦于安乐窝里。然后,一遍遍告诉自己,这样就是最好的,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好。按时上下班,回家陪家人看看电视、散散步。这样的日子是多少人羡慕的。可是,你是否也感受到内心有股力量在隐隐翻滚着,它说你还可以做到更多,你不能就此止步。你是否曾站在屋檐下看着外满暴雨倾盆,你想出去奔跑,却被所谓的理智捆住了双腿。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可以做到的事你却没做。
我没有尝试过“间隔年”,可能也不会有勇气独自一人出去游历一年。作者的旅行并不太美好。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冲动要给自己来个“间隔年”,只是,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走更多的路,去不同的世界走走,不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只为那一路的邂逅和顿悟。
文章有点长,感谢您一直读到了结尾。希望我的分享能为您带来新的感悟和体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动动手指点个赞吧,谢谢!
(本文中配图均为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