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上周末逛超市买橙子时,在不同的橙子品种间犹豫了好久,最终被包装和名头吸引,买了两个价格最贵的17.8度橙。心中思忖现如今商家在橙子种植上对甜酸比这样锱铢必较,在包装上如此别具匠心,还贴了颇显逼格的“17.8度鲜橙”区分标签,看来对橙子的品质一定是不会马虎了事了,这种橙子,肯定有它的特别之处,他卖的是诚意,咱买的那就是信任啊。
提着一大袋的购物成果,体会着从超市回来的满足,想象着回去就可以大快朵颐的快意,心头掠过丝丝甜蜜。
回来撕掉透明套带,看着外表有些风干的橙皮,心中还是有些犹疑,担心这货未必尽如人意,最终下定决心纤手剖新橙,刀落橙分,赫然发现里面的橙粒个个都像泄了气,粒与粒之间都是水分散失后留下的空隙,整个横切面有一种干巴巴瘪渣渣的感觉,心想这橙子看相如此不济味道莫不会大打折扣吧,但心中还残存着一丝念头,也许味道不一定那么差呢?
于是满怀忐忑,鼓足勇气,将其中的半个橙子平分八份,排成一列,观摩良久,伸出母食二指扦起其中的一块缓缓递进嘴中,屏声静气,闭目深思,准备在一阵悠然宁静之中默默品味这神奇17.8度橙的奇妙滋味。甫一入口,就感觉味同嚼蜡,咀嚼半天,硬是没有品出那17.8度的甜味来,感觉像是塞了一嘴的干棉花,除了水分不足口感不佳之外,那说好的17.8度甜也仿佛是旧小说中的冰美人,左等右等就是不来。
甜头没有尝到,气急败坏却是有之。看着摆着一排的橙块俨然在列,一个个色枯汁干,最后忍气吞声,将橙子一块块吃个干净,带着一种批判的精神吃了一回橙。
由此我也算是弄懂了商家的暗黑心机,由于种植的不慎,橙子甜度不高,一旦投入市场,自然难以大卖,投入了那么多,势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怎么挽回损失呢?他们终于想了个点子,首先通过包装的不同来与市场的橙子进行区分,再就是故意起个“17.8度甜橙”的名头,通过这个噱头,让人误以为这种橙子的甜度是他们有意为之,是他们的精心栽培出来的,对,这17.8度的甜,用一个看似合理的数字,定义了橙子的一个标准,仿佛这种橙子只有他们能种的出来,美其名曰是健康的甜,是科学的甜,不过也是忽悠的甜。
这个数字,是无法作为甜酸度的一个标准的,只要尝过,就不会认可这是所谓的良橙。所谓的17.8度甜,是一个扯淡的数字游戏而已,那只是不甜的橙子想方设法促销的一个数字游戏,是商家设置的一个骗局,诱导顾客非理性的消费。
好的橙子,应是那种甜到深处,甜到醉人,让人内心荡漾的那种甜。我想要吃的不是那一个数字的甜度,不妨让橙子甜得更浓烈一些,我不要那自作聪明的17.8度的甜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