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儿童讲好民间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讲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体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
从区域文化入手,对一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展开全面、系统、扎实、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籍此梳理和弘扬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和丰富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活动。
浙江文化,新石器时代最为著名的跨湖桥、河姆渡等。从大禹治水,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竺可桢的科学报国、求是一生,陈亮、叶适的经世致用;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王充、王阳明的批判、自觉,龚自珍、蔡元培的开明、开放,等等,都展示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浙江人民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代代相传的文化创造的作为和精神,从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渊源有自的浙江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精神,她滋育着浙江的生命力、催生着浙江的凝聚力、激发着浙江的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的竞争力。
民间故事以生动的情景反映人民群众的累积性生活智慧,成为历史文化知识的载体和娱乐性情的重要途径。
一、对于儿童成长中的心里冲突与困境的缓解意义
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和性格形成的意义
“成为英雄”,往往成了儿童实现自我价值的象征。故事中的对立面、反面角色则象征着儿童内心的阴影(自我的阴暗面)。正面人物体现了自我意识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力量。反面角色的负面行为则对应于儿童人性中的负面因素,如虚荣、贪婪、嫉妒、懒惰、色欲等。民间故事中的正面形象以及他们所采取的斗争策略和获胜,尤其是故事角色克服自我意识形成中的阻碍因素,解决和消灭内心冲突的历程,使儿童自然地习得了掌握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策略。
三、对于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意义
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制发展是以社会文化产物为中介的,正是通过心理工具的运用和符号的中介,人才有可能实现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四、对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意义
人的发展不是内部的自然力量驱动的,而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积极合作而得到发展的。
五、对于儿童文本化语言学习的意义
海德格尔“即使我们生了千眼、千耳、千手以及其他众多的感官、器官,只要我们的本质不是植根于语言的力量,一切存在者就仍然对我们封闭着……”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
性格指“一个人在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态度特征,即“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意志特征,指“人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理智特征,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通用的气质类型为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的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等四种。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3--6岁是儿童的个性形成期。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克鲁捷茨基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改变气质是非常缓慢的,“教育者的任务在于,找到适合教育者气质特点的最佳的道路、形式和方法。”民间故事的愉悦功能。讲故事能够培养“同情与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