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商道之大国者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不得不说,这一篇老子这文字,写得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暧昧。当然,古时候的某些观念,其实和后世包括当代大不相同,开放得多也质朴得多,比如《诗经》中对爱情的直抒胸臆,比如野合至少在隋唐之前还是一种蛮正常的行为。当然,这个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不许笑,老子这是强调,一个国家,一个事业体,评价它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看营业额,而是它的包容性、承载力,比如像大海,能够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不论是江河溪流,还是大鱼小虾,统统包容到一个生态系统里面来。所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目及天”,就是强调这种包容性和发展性。
基本上来说,任何实体的运动状态,都可以分作动静阴阳两种形态。一般来说,体积大的,偏于静态,体积小的,偏于动态。所谓静态,只是相对而言,也并非绝对的静,只是相对小个子来说,有点像《疯狂动物城》里的树獭“闪电”。
很多人往往提到“船小好调头”,充满生机活力,而对大企业的种种迁延颇不以为然。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这事,大家都知道活力足机会多,那么大企业的领导人又何尝不知?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很多事别想着既稳妥又活力十足,好事儿都占全了。
小企业固然冲劲十足,但同时又脆弱无比,如果不动,很容易就被碾压,而要保持时时刻刻的动,就很难做到谋定而后动,难免有许多走错路或无用功的情形,而在万马奔腾的过程中,各种竞争碰撞更是难免,一旦被撞翻,想要找到在无数马蹄下重新爬起来的机会,也还是相当吃力的。
为什么小企业都想着做大?做大首先就意味着有了体量,有了体量就形成了惯性和势能,哪怕是遇到一般性的浅滩激流,也更容易一冲而过。所以对于大企业来讲,更多的考量是如何保持这种惯性和冲击力,这在战术上是通过制度面来形成齐整的共同动作,保持大兵团作战的协调性。就如美军、俄军,尽管对付游击队和恐怖组织有些吃力,但是没有人想着能在正面决战中消灭对手,从组织生命存续的角度来说,如果不看重一时得失,那么是没有人能在短时间内撼动它们的金字塔顶的地位的。至于所谓大国兴衰,那已经是另一个层面的故事,和普通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此,对于大的经济体来说,所谓的下、静,根本考量就是要通过包容度来实现体量的承载能力,并形成机制化的汰旧换新,同时看淡一时得失,而保持在趋势上的整体领先性。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