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于过年的记忆很深刻,那是我最盼望的姥姥2010年过世后,整个家族死死沉沉,过年再无往日的热闹,也觉得日子没有了盼头。直到出嫁后每年随夫君回婆家过年,但是,对于年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每年到了腊八,喝过腊八粥,当天剥些蒜用香醋泡上封好,年夜饭的饺子和凉菜就全靠它提味了。即使离家在外成为“北漂”我也始终保持这个习俗,在沿袭这些风俗的日子,内心是满满的幸福和温暖。那时23糖瓜粘,辞灶放鞭炮包饺子,我喜欢做饭爱惜粮食的习惯都跟这个日子妈妈讲的故事有关,因着对灶王爷的敬畏,我对食物也心存感恩;24扫房子,每年这天印象中妈妈从早忙到晚,家里铺地盖的全部洗一遍,从房顶灯泡到边边角角全部用新髫苕扫一遍,现在做了能量优化的工作,对“断舍离”的能量认知应该那时就“启蒙”了;25糊窗户,我8岁左右举家迁到山东,那边受儒家思想影响,很认“宗族”过年基本城里是空地,乡下老家最热闹,村里的闺女媳妇围坐炕上,嗑着瓜子,聊着天,手里剪着窗花,福字……如果遇上下雪天,那银白的雪地映着红通通的剪纸,很有年味,特别喜幸;26要炖肉,年夜饭在哪里都是最重要的,食材准备要更考究,备料也精细。我们家这天会把肉段,丸子炸出来,酱牛肉和鸡腿最费时,爸爸单位基本这天就放假了,所以他会白天泡肉洗鱼,贪晚把肉酱好;27宰公鸡,年夜饭必备的菜品有全鸡--代表吉祥如意,整条的鱼--象征年年有鱼,酸菜饺子--寓意百财发家;28白面发,三十要祭祖,供品中枣馒头必不可少,加上正月里各种日子上的禁忌,所以大家都提前把各种吃食做好;29喝烧酒,外出的人这一天怎么也赶回家了,第一顿团圆饭就喝起来;30晚上守一宿,那时守岁除了12点给长辈拜年的压岁钱和好奇饺子里可以吃到什么吉祥外,我的一个小心事是期待在院子里的红灯笼杆下“偶遇”姜子牙,请他用法术帮我实现心愿。
我现在觉得年味不足,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忘掉很多习俗,也迷失了自己在家里的位置。以前忙年,主力是家里的女主人们,男人为家奔波赚钱要年根才带着一年的收获回转。现在,女人们在外面跟男人职场,商场厮杀的热火朝天,早就不甘于围着锅台火炕转悠,孩子老人有了花钱雇来的保姆负责,也就渐渐忘了老幼序位和女人的本分。
女人的战场是家庭,女人的价值也是在家庭中。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离不开女人们的代代耕耘,新时代的女性,要抓住自己的“根”。2017.我开始从忙年开始学做女人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