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到5月,我们一路走来,穿越了许许多多的伟人伟事,从一个终生“有志于学”的孔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位让我非常崇拜的一位大人物——孔子。
刚开始认识这位圣人的时候,我并不了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当我读到孔子自述(一)的时候,我就有了对他最初步的了解。
这篇孔子自述(一)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孔子15岁开始有志于学,到30岁的时候,能够凭实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到40岁能够做到免受种种迷惑,到50岁,孔子开始知晓自己一生的天命,到60岁,孔子做到了能聆听理解各种声音,到70岁,孔子做到了,随意而行,而且这些话合适不会低于道德底线。
我觉得我虽然没有到15岁这个年龄,但是经济环境变好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一些,不要整天在那里嬉皮笑脸的,就像孔子在“学”里边说的那样“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觉得,我现在就属于第二种的,有时候,我学着学着……就是一直不喜欢思考,结果第一节课完了以后,人家的大脑里装着都是满满的知识,而我的大脑却全部都是空气。而有时候,整本课本学完了以后,有些人会选择复习一下,准备下一次的考试,而有些人会选择放在一边了,什么也不管了。当然,学完这篇“学”以后,也同时改变了我,把从不爱复习的人,变成了很爱复习的人。
儒家课程里面,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精髓,我并没有挖掘到,也许需要在以后的岁月中里面,慢慢的寻找,虽然这些古人已经死去了,但是他们留下的诗句,和辉煌事迹,已经足够代表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