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正处青春期,她特别渴望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可惜父母离异,她和父亲生活。
后来父亲再婚,她有了弟弟,父母的陪伴对她来讲,更是奢求。
这个孩子慢慢叛逆,慢慢沉默,内心纵然波澜起伏,但没人陪她一起经历。
这是电影《狗十三》里的剧情。
这部电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其中就有《奇葩说》里的选手姜思达。
他自曝他的童年经历和《狗十三》里的李玩很像。
他回忆里的小时候,关于家庭这部分,很难找到温暖的回忆。
别人家吃饭时,一家人言笑晏晏,而他们家冷冷清清,餐桌上的火药味十足。
别人家的父母和和气气,他的父母总是在争吵,他自己还经常莫名其妙地被打骂。
除此之外,他的父亲“情绪很容易激动,那个激动是突然的,我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做出什么事。”
这样的姜思达,长大以后,虽然才华横溢,马东为他定制节目,但他的不快乐,却是从心底里溢出来的。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姜思达,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天生敏感,擅长察言观色的姜思达。
童年缺爱的孩子,缺乏的是来自父母给他托底的安全感,敏感也就变成很明显的标签。
“没有人想要敏感,我宁可傻白甜。”姜思达说。
敏感的孩子,“必须小心翼翼地琢磨,现在大人是高兴了还是不高兴了,是该回避还是要劝和。"
他像受惊的兔子,琢磨如何让自己安全。
最后,“除了懂事,我别无选择。”
这样的经历,导致了长大后的姜思达,很难完全信任别人,无论对方怎么亲近,仍然觉得要靠自己。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依赖对方。
这,带给他的是痛苦。
这样的经历,导致了长大后的姜思达,父亲说思达是他的骄傲,是他全世界最重要的人,很爱很爱他的时候。
姜思达只能回答:“我没看出来。”““我和他不熟,一点儿都不熟。”
每一个孩子,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有了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
知乎有一个热门话题,一个人心里受过的伤,能被时间治愈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心里有伤的人,往往陷在人生的创伤模式中。
一对情绪激动的父母,一对亲密关系出问题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出一个心里有伤的孩子。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为人父母,你想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