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评判《西游记》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拍成多种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而且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被点击率重播率最超高。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它的艺术魅力,奇异想象,就是有超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这本书也结合了宗教、神话、迷信和魔幻的元素,给人以超强的画面感,很好的发挥了人物的人性,神性和自然性。它的幻想艺术是一份宝贵的思维财富和丰富的艺术财富。调皮机灵,鬼计多端的孙悟空;贪美色,视食如命的猪八戒;忠实、憨厚、谨慎的沙僧;心软又倔犟的唐僧,真叫人感觉活灵活现。虚幻的神魔世界,往往更能投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孙悟空胆大包天:敢与天斗,与地战,与神魔过招……和玉皇大帝斗成全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交涉,练就了火眼金睛;与一切困难叫板——绝不低头,不服输……这些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代表了正义的力量,表现的邪不胜正的必胜信心!
然而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一本书也都会有不足。无懈可击的书,几乎是找不到的!对一本书的喜欢:我们要吸取书本的精华,又要敢于对权威质疑,这样我们才可以完全吃透,同时脑袋的思维豁然开朗。对于任何一本书或任何智慧,我们都要批判性的继承。智和慧,其实是两个词:集中生智,定静生慧。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在加法,慧在做减法;智是知道如何进,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一个真正的好学生,从来都是敢于和老师叫板的,也是有很多的思维质疑权威的。敢于和别人不同,才活出了真正的自我!随声附和的是鹦鹉,按部就班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电子产品都在全新开发,我们的大脑也该不断地更新思维!我对于《西游记》有八分的喜欢和两分的质疑。比如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多次搞不清状况,就乱念咒。证明他有些不辨真相,显得有些我行我素的固执,然而更多时候懦弱——处处依赖孙悟空,请求孙悟空。不知是唐僧性格有多重性,还是明朝中叶的吴承恩对比人物的刻画有忽略性!我们也都知道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他敢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敢和佛祖打赌……然而他却又很怕死,去地狱府更改生死簿。在生死簿上划掉自己名单,即已经是超越时空的长存。而且也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为何执迷“人参果”的功效呢?
独自一人的亘古长存,真的有那么多意义吗?看着身边一个个最爱的人,在眼前先后消失。自己却是千年万年的妖精,我敢断定他必定是孤独和伤感的。就连佛祖也会圆寂,幻化成舍利的!我认为最长久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生命的意义!就像孔子和鲁迅先生——虽然生命终结,而它的价值永生……除非天上的上仙和上神,然而天上真的有这么丰富多彩吗?但愿如此。还有孙悟空神通广大,各路神仙都不是他的对手。在我印象中,只有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能控制住他!其它神魔应该都不在他的话下,然而在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好像都突然强大起来了。妖怪起初都处处占上风,孙悟空需要请求上仙和上神的支援——就好像颠覆了我的认知和接受的信息,不知道是作者给我的错觉,让我觉得孙悟空神通广大,还是本就如此?一切都只是我的多情而已!让我觉得孙悟空神通广大,后来又显得有些弱小。哈哈!头戴紫金冠,脚踏筋斗云,手持如意金箍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中国神话英雄代表齐天大圣孙悟空。颠覆了,弱化了……可能这些疑问和作者当时的情景和心境有关系,因为作者吴承恩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少年时代即文明乡里。然而科举考试的路上,并不顺利。直到40岁左右才补得“岁贡生”,并出任浙江长兴县丞。两年之后,因受排挤和诬陷,吴承恩流遇南京一代,晚景凄凉。它自幼痴爱野史和志怪文章,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年的阅读积累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体会,让他创作了《西游记》!忽然觉得作者把自己的形象赋予在了孙悟空这个角色上。只不过自己懂得是学术,悟空懂得是法术!自己晚景凄凉,然而给孙悟空一个完美的修成正果的结局,也是寄予了自己更多美好的幻想!读一本书,真的要走进作者的内心,看看作者是通过写文章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如果我们理解错了,我就不能和作者相通了;如果理解错了,就不能评判对错。只有自己的理解高于文章内容,才能读懂作者的心情和感悟!就是要和作者产生共鸣,看书要能批评,也能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就是说我们可以否定一件事,但不可以否定一个人的人格——因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立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是平等的。前两种平等是相对的,只有每天的24小时才是绝对平等的。我们喜欢一本书,当我们读透它的时候,不光是能找出它的优点,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和敢于指出它的不足。要客观公平的评价一本书,才可以批判性的继承它,不论是知识或是精神。
才会让我们领悟更多,获取更多……
客观的评价《西游记》:它是一部深受读者喜欢,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它是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全书以白话文为主。语言生动、活泼,而具有节奏性。然而,由于作者处境的局限,人物有些弱弱的矛盾性。我想说的是——它的不足,影响不到它的美!也就是说,有瑕疵的玉,才是真的玉。没有瑕疵的,很可能是仿制品。就如同有虫洞的有机蔬菜,具有显而易见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我确定以及肯定——《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