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送寒衣”,是晋南农村沿河一带的一个民俗。农历十月初一,是传说中的鬼节,人们要到去世的父母的坟头烧钱化纸。其意思就是让自己阴间的亲人过节有钱花,过冬有棉衣。从唯物主义角度上看,这是一种所谓的封建迷信活动,但是从风土民情上来说,它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孝道行为。
我自五六岁的时候开始,每年就要跟大人们先后三次到先祖的墓地烧纸化钱。这分别是清明节祭祖、农历七月十五和农历十月初一。前者是家族集体性质的祭祖行动,后者则是各家的单独行为。人们纪念祖先和怀念父母的这种方式,就是这样一辈又一辈传承下来的。清明节祭祖,是不要女人到坟头来的,因为女儿是出嫁之人,没有这个资格。但是七月初五和十月初一,给父母烧纸却由女儿来承担这个义务。除非逝者没有生下女儿,就只好由儿子们来办这件事了。
离开家乡到县城30年了,我每年再忙也务必在这几个日子赶回去。因为我爷爷奶奶没有子女,我也是两位老人一手抚养长大的。他们为我尽了做父母的责任,我也自然应该为他们尽这份孝心。县城离村50华里。除清明节这天我一大早从县城赶回去,参加家族的公祭之外,其它的两个鬼节我都在前一天回去,早早的在爷爷奶奶的坟头把纸烧了。有时候由于工作忙,我老婆也会督促我说别忘了烧纸这件事。说来也奇怪,每年在这两个阴节来临之际,我晚上就会做梦,梦见了爷爷和奶奶。我甚至怀疑,老人家可能是提醒我说:我们的节日到了,没钱花你赶紧给我送点吧。
这几年,因为给老人烧纸,我出尽了洋相。常常因为找不到坟头,就在农田里颠来复去,气喘吁吁,绊绊哒哒的到处跑。爷爷奶奶的墓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七月十五,正是高杆农作物茂盛的时候,要穿插在庄稼地里去找坟头,实属不易。今年七月十四这天,我烧纸时在玉米地里整整找了一个多小时,累的我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还是没有找到坟头。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选择了一个大致的方位,用树枝画了一个大圈圈,在圆圈里把纸烧了。我一边烧一边说:爷爷奶奶啊,对不起,我找不到你们,就把钱送到这里了,你们晚上来取吧。你放心,我画了一个大圈子,就是垒起了墙,别的人是把钱拿不走的。回来后我跟几个朋友谝闲传,讲了这件事情,大家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
明天就是十月初一,我今天早上又回村给爷爷奶奶烧寒衣。我又一次找不到坟地了。我反反复复的跑来跑去的观察,觉得好像这片农田前不久被推土机推修了。我怀疑是责任田的主人把我爷爷奶奶的坟头给推平了。于是我开始打电话询问。因为我不晓得我家的坟地这片地现在归谁耕种。因为这是集体的一片机动地,每隔今年就有可能换了承包人。我打了9个电话,也没有问出个名堂来,还有两位乡亲骑着电摩来到地里帮助我找。弄了半天,原来是我搞错了。安葬爷爷奶奶的那片地,主人今年荒芜着没有耕种。这片地的畛子长达300米,宽十几米,地里的蒿草长得比果树都高,而且密实的像芦苇荡一样,根本不好钻进去,难怪我找不到呢!折腾了两个半小时,我总算是找到坟头把纸钱和寒衣烧了。
“十月一,烧寒衣”,虽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是,这是黄河流域的一个传统孝道。再麻烦,我们也不能让它失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