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走20min到公交站苦等392,下班高峰堵车不说,走在桥上看到一辆392走过,就心知半小时之后见。又逢小雨连绵,就选择走去地铁站。
雨天地铁站人流量更大,且容易拥挤,顺着队伍一步一步地挪进地铁站。看着13号线的牌子,突然想起以前不是都叫它轻轨嘛,怎么现在再也听不到轻轨这个称呼了呢。
原来以为在地上开的就是轻轨,地下开的就是地铁,钢轨重的是地铁,轻的是轻轨,其实不然。主要区分方式是运力及车型,地铁运量可以达到单小时3-7万人次,轻轨也就达到0.6-2万人次。地铁的车型主要为A、B、LB型,轻轨则是C与LC型,而北京没有任何类型的轻轨。
足足等了三趟车,才勉强进了地铁,挤来挤去,不经意间抬头看了一眼车厢上半部,印着车辆编号,以及“定员247”,心下默然,这不会是单节车厢的载客上限吧。除了那几排少少的座位,再算上那些站着的乘客,要生生要塞下247个人阿,难怪挤得前胸贴后背,摩肩接踵,这在设计上也很合理嘛。
一直都认为地铁是个极其方便的交通工具,不仅准时准点,每次想出去玩的时候,地铁两小时内都能抵达。不像有一次约好了去西直门过生日,预计1h公交就能抵达,结果足足用了2h才姗姗来迟。当然也有昏头的时候,什么一不留神坐过了站,进错的换乘站,甚至坐错地铁…
地铁上的时间无论长短都不是一眨眼就过去的,其实有时候很想知道人们在地铁上会想些什么。每次坐地铁都会想着下一站是哪,有雨的时候会看看雨划过的痕迹,原来还会看看小说,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到站了,现在则想着下一件未完成的事,周边的景物一闪而逝,相识的地方则会勾起些许回忆,想起同游的那些人,一起度过的时光。
地铁还是那个地铁,只是物是人非了。